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Ⅱ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何毓蓉3; 朱红业2; 张丹3; 黄成敏1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01
卷号10.0期号:006页码:578-584
关键词元谋干热河谷 土壤退化 土壤水分 机理 金沙江 云南
ISSN号1004-8227
英文摘要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存在以土壤退化为主要形式的土地荒漠化和水资源匮乏这两大生态环境问题。试比较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在水分及特性方面产生的差异,研究土壤水分特性对土壤退化的作用机理。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不同退化程度的燥红土水分特性的对比研究,发现退化土壤PWP(凋萎湿度)增加,而FC(田间持水量)和BCM(毛管联系断裂含水量)降低,使植物可利用的有效水范围变窄;退化土壤的入渗速率减少,渗透性减弱,在降雨入渗90min后,未退化燥红土的入渗速率降低54%,而退化的燥红变性土却下降了94%。因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和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和抗旱性显著减弱。未退化燥红土在有效水的两个蒸发阶段,土壤含水量降低速度小于退化燥红土,有效水蒸发历时达82.5h,表蚀燥工土仅有45.9h,同时,未退化燥红土的水容量在低吸力阶段高于退化燥红土,但在水分蒸发阶段失水比却低于退化燥红土。由于有效含水量的降低,退化土壤即使雨季处于水分亏缺时期也超过45d。以上研究说明土壤水分特性恶化导致或加重了土壤退化。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46106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334]  
专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所
3.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毓蓉,朱红业,张丹,等.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Ⅱ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0(006):578-584.
APA 何毓蓉,朱红业,张丹,&黄成敏.(2001).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Ⅱ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0.0(006),578-584.
MLA 何毓蓉,et al."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省)土壤退化机理研究Ⅱ土壤水分与土壤退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0.0.006(2001):578-58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