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6·28”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贺拿2; 杨建元1; 陈宁生2; 朱云华2
刊名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出版日期2013
卷号33期号:6页码:671-678,697
关键词四川凉山矮子沟 泥石流灾害 形成过程 地震 干旱 强降雨
ISSN号1672-2132
其他题名Study on the Causes of "6·28"Aizi Gully Extra Large Debris Flow Disasters
英文摘要通过对四川凉山矮子沟流域的勘查,结合遥感解译及矮子沟流域的地质活动历史,分析"6 · 28”矮子沟泥石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矮子沟泥石流的成因。"6 · 28"矮子沟泥石流是在地震、人类活动及干旱影响下,受强降雨激发,坡面及支沟先发生泥石流,支沟泥石流堵塞主沟泄洪通道,强降雨使堵塞体瞬间溃决形成较大山洪,山洪的强大揭底作用使沟床松散固体物质启动,沿途不断有岸坡坍塌补给,中下游段有大块石加入,规模不断增大而形成。采用形态调查法计算的泥石流流量为925.91 m~3/s,泥石流总量为57. 4X 10~4 m~3,一次固体物质总量为27 × 10~4 m~3。通过对矮子沟流域的物源、地形及流域的气候特征研究,得出初步结论:近期泥石流的规模和频率都会降低,但在极端干旱、地震和强降雨的偶然联合作用下,依然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025088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544]  
专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作者单位1.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贺拿,杨建元,陈宁生,等. \6·28”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3,33(6):671-678,697.
APA 贺拿,杨建元,陈宁生,&朱云华.(2013).\6·28”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33(6),671-678,697.
MLA 贺拿,et al."\6·28”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成因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33.6(2013):671-678,69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