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成熟林碳利用效率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舒树淼
答辩日期202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朱万泽
关键词碳利用效率 净初级生产力 呼吸碳消耗 峨眉冷杉成熟林 川西贡嘎山
学位名称博士
学位专业生态学
其他题名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Carbon Use Effici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ture Subalpine Dark Coniferous Forests in Western Sichuan
英文摘要碳利用效率(CUE)是植被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参数,适用于评估和预测植被碳源/汇功能。碳利用效率已引起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的广泛关注。成熟森林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长期碳平衡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成熟林CUE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森林碳源/汇功能的形成机制,其变化关系到区域乃至全球的碳循环和生态平衡。亚高山暗针叶林是西南林区的主体构成部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中,近、成、过熟林面积占比达60%以上。开展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成熟林CUE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解森林碳源汇形成机制,而且还能为近自然林管理策略的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研究主要以川西贡嘎山峨眉冷杉(Abies fabri)成熟林为对象,采用生物计量法和涡度相关法,基于异速代谢理论 (MTE),研究了成熟林生态系统CUE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提出并验证了植物、林分CUE模型及临界假说,得到了长时间尺度上不同海拔树木和林分CUE形成机制。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揭示了峨眉冷杉成熟林乔木层及其不同组成的CUE季节动态和影响因子。峨眉冷杉成熟林乔木层及其树干、细根CUE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且均与月均气温或土温呈正相关关系,而针叶CUE季节变化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各器官CUE在0.30 ~ 0.60之间。乔木层CUE(CUEtr)季节动态主要取决于树干和细根CUE变化,细根CUE与针叶CUE呈负相关。林分不同径级树木及其树干和针叶年CUE均随树木直径的增大而明显下降。峨眉冷杉小树、中树和大树CUE存在明显差异,分别集中在0.54,0.43和0.34左右。(2)澄清了峨眉冷杉成熟林生态系统及其不同层次的CUE季节动态动和影响因子。成熟林碳收支(GPP和自养呼吸)及其CUE均随月均气温的增加而增加。全年、生长季、非生长季成熟林生态系统CUE(CUEeco)分别为0.32 ± 0.02、0.34 ± 0.06、0.21 ± 0.16;林分CUE(CUEf)分别为0.41 ± 0.01,0.43 ± 0.04和0.31 ± 0.06。灌草层全年CUE(CUEsh)保持在0.40以上,生长季CUEsh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非生长季CUEsh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土壤具有较大的碳储存能力,土壤月固碳动态取决于林分NPP和异养呼吸之比,与土温呈正相关,在非生长季土壤表现为轻微的碳源。(3)分析了成熟林生态系统不同层次CUE及其对CUEeco的作用。在全年尺度上,CUEtr和土壤固碳能力分别受气温和土温的正影响,CUEsh随CUEtr的提高而提高,并受降水的负影响。CUEsh、CUEtr和NPP/Rh可解释CUEeco变化的85%。在生长季,CUEtr是影响NPP/Rh和CUEeco的主要因子,随CUEtr的增加,NPP/Rh呈减少趋势,而CUEeco呈增加趋势;受气温影响的CUEtr是决定CUEeco的关键,能解释其变化的74%。在非生长季,CUEeco由CUEsh和土壤固碳能力共同决定,受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土壤固碳能力对CUEeco起主要作用,能解释其变化的79%。(4)提出了植物CUE模型和林分CUE临界假说。基于植物异速代谢理论和有机体呼吸与生长关系,推导了迭代生长模型(IGM)。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CUE模型和林分CUE临界假说。CUE模型表明,植物CUE是由植物当前生物量与其潜在最大生物量之比决定的(m/M),在异速代谢的框架下,植物CUE随着m/M的增加(或植物的生长)而下降。除了生长外,m/M还与植物代谢指数b*、维持呼吸系数mr和生长呼吸系数gr有关。林分CUE临界假说认为,在干扰和竞争的持续作用下,m/M的增加受阻,其值有较大概率趋于0.37。在gr = 0.33的情况下,林分或生态系统CUE分别呈以0.40和小于0.40的某值为中心的正态分布。全球成熟林林分及生态系统CUE分别呈以0.36 ± 0.11和0.198 ± 0.13为均值的正态分布,支持森林CUE临界假说。(5)模拟了长时间尺度下不同海拔峨眉冷杉树木的生长与CUE动态。在贡嘎山海拔2900 m到3600 m(林线)的垂直梯度上,峨眉冷杉树木近百年的平均生长轨迹符合IGM(b* = 0.75),其中海拔3300 m树木CUE平均动态与实测结果吻合。各海拔树木平均CUE动态随树木的生长而降低,其下降陡度由树木潜在最大生物量M决定。在较大的时间尺度上,M与受光竞争、树干几何形态和水分影响的树冠和边材有关,表现为树木的相对树冠体积越大,或边材越少,则CUE随树木大小的下降陡度就越小。在不考虑其它限制因子的作用下,峨眉冷杉CUE下降至0的最大历时可超过2000年。但在实际中,由水力限制导致的营养短缺和树木寿命限制可能会引起树木CUE的提前降低和直接终止。此外,个体树木的生长轨迹存在较多改变,可能会导致其CUE动态呈现波动。(6)量化了长时间尺度下树木个体大小结构对林分CUE的影响,并计算了不同海拔峨眉冷杉成熟林CUE。林分潜在最大生物量Xmax季节动态对气温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是导致林分CUE随气温而波动的主要原因。然而,在长时间尺度上,林分CUE更多依赖于树木死亡与更新之间的平衡,随着树木的生长,林分CUE因为稳定的树木个体大小结构而趋于稳定,直接支持林分CUE临界假说,并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植被恒定和变化CUE两种观点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根据各海拔树木大小结构信息,估算川西亚高山峨眉冷杉成熟林CUE为0.42 ± 0.062。综合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成熟林林分CUE可保持在0.42左右。在较短时间尺度下,增温能提高树木的潜在最大生物量,从而促进成熟林林分NPP和CUE;在较长时间尺度下,适当的干扰与竞争有利于成熟林林分CUE的维持。林分CUE的提高对成熟森林土壤固碳能力及生态系统CUE有正影响。由于土壤拥有较大的碳蓄存空间,故森林生态系统可长期稳定固碳。
语种中文
页码203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035]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舒树淼. 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成熟林碳利用效率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子[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