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藏北3种高寒草地植物根系碳氮磷密度的非生长季和生长季差异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马星星1; 鄢燕2; 洪江涛2; 王小丹2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29期号:7页码:1326-1332
关键词高寒草地 根系
ISSN号1674-5906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20.07.006
其他题名Variation of Root Carbon,Nitrogen and Phosphorus Densities in Three Alpine Grasslands in Non-growing Season and Growing Season
产权排序2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根系碳(C)氮(N)磷(P)密度影响植物与土壤间碳氮磷养分的循环过程,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以申扎县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甸3种草地为对象,探究非生长季(4月)和生长季(8月)3种高寒草地根系C、 N、P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3种草地根系C、N、P密度在两个时期均呈现T字型空间分布,即3种草地根系C、N、P密度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整体上高寒草甸的养分密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草地。3种草地根系C、N、P密度范围分别为57.2871130.753、1.45738.243、0.0903.217g·m~(-2)。(2)3种草地的C、N、P密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生长季,高寒草原总地下C、N密度显著高于非生长季,分别高出非生长季47.822%和60.910%,而总地下P密度无显著差异;而生长季高寒草甸草原总的和每层的地下C、N、P密度显著低于非生长季。高寒草甸总地下C、N、P密度表现为生长季高于非生长季。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增加的养分密度集中在010cm深度。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及高寒草甸草原的物种组成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及土壤水分状况的不同可能是导致3种草地根系养分密度差异的原因。本研究可以为高寒草地根系养分密度季节变化提供基础资料,进一步认识草地根系在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813559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067]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王小丹
作者单位1.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马星星,鄢燕,洪江涛,等. 藏北3种高寒草地植物根系碳氮磷密度的非生长季和生长季差异[J]. 生态环境学报,2020,29(7):1326-1332.
APA 马星星,鄢燕,洪江涛,&王小丹.(2020).藏北3种高寒草地植物根系碳氮磷密度的非生长季和生长季差异.生态环境学报,29(7),1326-1332.
MLA 马星星,et al."藏北3种高寒草地植物根系碳氮磷密度的非生长季和生长季差异".生态环境学报 29.7(2020):1326-133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