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段晨松1,2; 张全建1,2; 龚旭1,2; 张远彬2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40期号:18页码:6584-6596
ISSN号1000-0933
关键词地震滑坡迹地 植物群落 土壤 综合恢复效果 龙门山东坡
其他题名Evaluation of plant community and soil recovery in earthquake landslide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地震滑坡是大陆山区常见的次生地质灾害,会带来植被损毁、土壤破坏、生物栖息地破碎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对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进行调查研究,但对其恢复效果的综合评价鲜有报道。以龙门山东坡的地震滑坡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恢复方式下的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并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定量地综合评价地震滑坡迹地恢复十年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结果表明:(1)地震滑坡迹地的乔木层平均高度和胸径显著小于未受损区(P<0.05),灌木层平均基径和草本层alpha多样性与未受损区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的灌草层 alpha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地震滑坡迹地的土壤容重显著大于未受损区(P<0.05),孔隙度和碱解氮含量显著小于未受损区(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脱氢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小于未受损区;(3)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性质综合得分小于邻近未受损区,人工恢复滑坡迹地的综合得分小于自然恢复;(4)与自然恢复相比,水平阶整地滑坡迹地的综合恢复率小于0,栽植不同树种对其恢复率无显著影响(P>0.05);穴状整地后,栽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滑坡迹地的综合恢复率大于0,且显著高于栽植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滑坡迹地(P<0.05);进行穴状整地的综合恢复率显著高于水平阶整地的滑坡迹地(P<0.05)。龙门山东坡地震滑坡迹地恢复十年,其植物群落与土壤还未恢复到未受损区水平,通过穴状整地并栽植适宜树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恢复率。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825349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706]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张远彬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晨松,张全建,龚旭,等. 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评价[J]. 生态学报,2020,40(18):6584-6596.
APA 段晨松,张全建,龚旭,&张远彬.(2020).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评价.生态学报,40(18),6584-6596.
MLA 段晨松,et al."地震滑坡迹地的植物群落与土壤恢复效果评价".生态学报 40.18(2020):6584-659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