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正1,2,3; 胡磊2,3; 朱波3![]() |
刊名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29期号:9页码:1965-1974 |
关键词 | 三峡水库 消落带 优势草本植物残体 模拟淹水 温室气体排放 影响因素 植物种间差异 |
ISSN号 | 1004-8227 |
DOI | 10.11870/cjlyzyyhj202009007 |
其他题名 |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under Inundation from Dominant Herbaceous Plants in the Water-level Fluctuation Zone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
产权排序 | 1 |
文献子类 | Article |
英文摘要 | 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水后植物腐烂分解,向水体释放碳、氮养分,可能导致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GHGs)排放,消落带可能成为大气GHGs的排放源,但目前植物淹水腐解导致的GHGs排放还缺乏定量研究。选择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inn.)Per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 Linn.)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茎叶,开展为期120 d的室内浸泡模拟淹水实验,测定植物残体干重、上覆水的水化学指标和养分浓度并监测其动态变化,同时测定水-气界面GHGs排放速率,旨在查明消落带植物残体淹水后的GHGs排放过程和通量及其植物种间差异。结果表明:植物残体淹水初期(前15 d)干重下降较快,随后下降变缓,其中苍耳干重损失最大,狗牙根干重损失最小;植物残体淹水初期(前15 d)水-气界面的GHGs快速排放,淹水第4 ~7 d达到峰值,中后期(第30 d起)平稳排放,鬼针草和苍耳淹水后水-气界面GHGs排放速率显著高于狗牙根和水蓼(P<0.05),鬼针草和苍耳淹水后CO_2和CH_4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狗牙根和水蓼,苍耳、鬼针草和水蓼淹水后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狗牙根,总体而言,狗牙根淹水后GHGs排放量最低;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的CO_2和CH_4排放速率随上覆水的DOC浓度升高而增加,N_2O排放速率与上覆水的NO_3~--N浓度具有正相关关系,受NO_3~--N浓度驱动。同时,植物形态和其碳氮含量影响植物淹水分解速率、进而影响养分释放和GHGs排放。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841238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892]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
通讯作者 | 朱波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正,胡磊,朱波. 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0,29(9):1965-1974. |
APA | 王正,胡磊,&朱波.(2020).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9(9),1965-1974. |
MLA | 王正,et al."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草本植物残体淹水后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9.9(2020):1965-197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