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山丘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农村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曹莎![]() |
答辩日期 | 2020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刘邵权 |
关键词 | 家庭结构 代际支持 农村老年健康 四川省山丘区 |
学位名称 | 博士 |
学位专业 | 人文地理学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and Rural Elderly Health in Mountainous and Upland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 |
英文摘要 |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更是高居世界第一,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4亿。与此同时,中国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水平都超过城镇地区,老龄化表现出严峻的“城乡倒置”形势。但是,由于养老体制不健全,家庭养老仍是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即通过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来满足老人的养老保障。比如四川省山丘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当地政府对农村养老的支付能力更有限,造成老人对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有更强的依赖性。因此,家庭结构对老人获得代际支持,提高福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空巢化、隔代化等变迁都在改变传统的代际支持模式,给农村地区老人的家庭养老方式带来挑战,影响老人的健康状况。老年健康是老年福利的重要组成,对农村地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可以在中国农村地区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社会现状下,为完善家庭养老模式,提高老年健康水平提出可参考的建议。这对提高农村地区老年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健康地理学为理论基础,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出发,利用四川省山丘区农户调研数据,从居住安排、子女情况和劳动力迁移结构三个角度刻画农村老人的家庭结构,以经济支持、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照料来测算老人所获得代际支持,并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综合自评健康三个维度来度量老人的健康水平。在对四川省山丘区农村老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水平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多重中介模型探究代际支持在老人家庭结构及其健康水平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尝试性地构建老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水平的耦合框架;最后对农户家庭微观层面调整代际支持和政府宏观层面补充社会支持,以提高农村老人健康和福利水平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四川省山丘区农村老人的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健康状况的特征明显。①就家庭结构而言,隔代化和空巢化已经成为四川省山丘区农村家庭的主要趋势,占比分别为37.78%和37.04%;老人的多子化和儿子偏好特征突出;劳动力迁移已经成为农村家庭的常态。②就代际支持而言,老人获得情感支持状况好于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③就老年健康状况而言,样本老人总体健康状况良好,大部分样本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功能正常,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均较好。(2)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之间相互关系显著。①就家庭结构和代际支持而言,居住安排,尤其是是否与子女同住对老人获得代际支持的影响显著;子女数量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显著相关,但与生活照料无显著相关关系;子女的性别结构与老人获得经济支持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情感支持和生活照料显著相关;劳动力迁移与老人获得代际支持显著相关。②就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而言,代际支持与老人健康水平显著相关。③就家庭结构和老年健康而言,居住安排与老人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子女数量与老人生理健康和自评健康显著相关,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不显著;有儿子与老人健康水平无显著相关性,但有女儿和老人健康水平显著相关;劳动力迁移与老人健康状况显著相关。(3)代际支持在家庭结构和老年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①代际支持在居住安排和老年健康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著。在老人居住安排及其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7.23%和24.33%),而在老人居住安排及其自评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52.78%)。②代际支持在老人的子女数量与其生理、心理和自评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著,且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分别为-11.16%、27.14%和13.97%,而在老人的子女性别结构与其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不显著。③代际支持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健康水平间的总体中介效应均显著。具体来讲,代际支持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生理健康、自评健康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11.33%和-34.85%),而在家庭劳动力迁移和老人心理健康之间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53.59%)。此外,居住安排和老年健康间最显著的是生活照料路径,子女数量和老年健康间最显著的是经济支持路径,劳动力迁移和老年生理健康间最显著的是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路径,和心理健康和自评健康间最显著的则是情感支持路径。(4)家庭结构、代际支持和老年健康的耦合机制明确。当三者放在同一结构关系中时,家庭结构对老年健康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代际支持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34。同时,代际支持则对老年健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69。此外,在三个要素的内部,影响老人家庭结构的主要载荷因子是老人的子女情况;影响代际支持水平的主要载荷因子是情感支持,其次是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的载荷系数最小;影响老人健康状况的主要载荷因子是自评健康,其次是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载荷系数最小。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74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5027]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曹莎. 四川省山丘区家庭结构、代际支持与农村老年健康的关系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