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中国北方草地地上生物量高精度模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明伟1; 岳天祥1![]()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34期号:17页码:4891 |
关键词 |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 地上生物量 年积温 湿润度 潜在植被类型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泛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草地生物量的精确估算一直是陆地生态学研究的重点问题。针对目前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不依赖于遥感植被指数,而是通过分析草地生物量影响因素的方法去构建草地生物量估算模型。根据年积温(>0℃ )和湿润度指标将研究区域划分为4种潜在植被类型,即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微温微润草甸草原类和微温湿润森林草原类,然后对每一种潜在植被类型的草地生物量分析其内在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的草地生物量与年积温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类的草地生物量可以用表层土壤粘粒含量的二次多项式来模拟,后两种潜在植被类型的草地生物量则随着潜在NPP的变化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对4种潜在植被类型区域分别建立草地生物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关系确定研究区域草地生物量的趋势面,结合HASM模型实现研究区域草地生物量的高精度模拟,结果显示上述4种潜在植被类型区的草地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6.62、110.94 、142.69 、184.40 g/m~2。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3219]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曲阜师范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明伟,岳天祥,孙晓芳,等. 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中国北方草地地上生物量高精度模拟[J]. 生态学报,2014,34(17):4891. |
APA | 赵明伟,岳天祥,孙晓芳,&赵娜.(2014).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中国北方草地地上生物量高精度模拟.生态学报,34(17),4891. |
MLA | 赵明伟,et al."基于草地综合顺序分类系统(IOCSG)的中国北方草地地上生物量高精度模拟".生态学报 34.17(2014):489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