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高俊2; 王灵恩1; 黄巧3
刊名地理研究
出版日期2020
卷号39期号:10页码:2233
关键词border tourism rural restructuring ethnic minority cash crops plantation 边境旅游 乡村重构 少数民族 商品农业
ISSN号1000-0585
英文摘要边境地区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功能区,旅游业在其乡村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民族志研究方法,分析近30年来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乡村重构过程,厘清旅游驱动下的边境乡村转型机制,进而识别边境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发现:①旅游发展驱动下,商品农业兴起,引发以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为核心的乡村发展要素的重大变化——土地增值、资本积累、劳动力发展;②传统自给农业随之衰落,形成以商品农业为主、旅游等非农产业为辅的产业结构,当地社区相应形成以商品农业生计为主、非农生计为辅的多元生计结构,经济收入大幅增长;③随着边民生计的变迁和生活的现代化,传统民族界限逐渐模糊,多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国家吸纳边民为边境治理主体以应对区域内非传统安全问题;④在空间层面,耕地逐渐“非粮化”,生态空间缩减,集镇建设向口岸聚集;⑤随着“人-地-业”的结构性变化,打洛口岸地区朝多功能乡村发展转型,边境乡村的地缘安全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凸显。最后,提出边境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边境地区的稳定与繁荣提供参考。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5901]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山大学
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俊,王灵恩,黄巧. 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J]. 地理研究,2020,39(10):2233.
APA 高俊,王灵恩,&黄巧.(2020).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地理研究,39(10),2233.
MLA 高俊,et al."边境旅游地乡村转型及可持续发展路径——云南打洛口岸地区的民族志研究".地理研究 39.10(2020):223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