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帅1; 王成新1; 王敬1; 姚士谋2; 张帆3; 殷冠文1; 许馨月1
刊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20
卷号30期号:8页码:72
关键词urban shrinkag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driving mechanism 城市收缩 综合测度 时空分异 驱动机制
ISSN号1002-2104
英文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扩张与收缩并存现象已经显现,过去以增长型城市规划作为顶层设计的战略模式需要作出调整,这必然需要更为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城市收缩现象及其时空分异。构建城市收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收缩度模型、主客观赋权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评价,并运用DPS处理软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探究城市收缩的驱动机制,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从收缩城市数量和严重程度来看,2 011-2017年综合收缩城市有10个,人口收缩城市41个,经济收缩城市28个,社会收缩城市3个,且不同类型收缩城市的严重程度存在区域差异;②从城市收缩的时空演变特征来看,2 014-2017年较2011-2014年的收缩城市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空间分布上以东北地区为主,并开始在全国其他省区蔓延;③从长期收缩和短期收缩来看,不管是综合收缩城市还是人口、经济和社会收缩城市,均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且长期收缩城市在数量上要明显少于短期收缩城市;④从不同维度收缩城市的组合关系来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多,人口-社会收缩型城市数量较少,没有出现经济-社会收缩型城市,而且全维度收缩城市也开始逐渐增多;⑤从城市收缩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来看,交通状况、环境质量、人口增长和科技创新是导致城市收缩的主要因素,由此归纳出核心城市或区域吸附、资源枯竭、区划调整等几种驱动机制;⑥从城市收缩的应对策略来看,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城制宜的原则,从城市精明收缩、复兴导向的城镇化策略和韧性城市建设等角度来灵活应对城市收缩问题。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6123]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山东师范大学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帅,王成新,王敬,等. 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8):72.
APA 张帅.,王成新.,王敬.,姚士谋.,张帆.,...&许馨月.(2020).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30(8),72.
MLA 张帅,et al."中国城市收缩的综合测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30.8(2020):7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