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姜宛贝; 刘卫东![]() ![]() |
刊名 | 地理科学进展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39期号:9页码:1425 |
关键词 | CO_2 emissions intensity inequality Theil index influencing factors China 碳排放强度 非均衡性 Theil指数 驱动力 中国 |
ISSN号 | 1007-6301 |
英文摘要 | 探析中国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可以为中国制定科学合理、公平高效的区域减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基于Theil指数,测算了中国2005-2015年省级尺度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的非均衡程度;从地理区域、经济部门、能源种类和影响因素等视角解析了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变化的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总体上逐年降低,但其在省级尺度上的非均衡性不断增强。从地理区域来看,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东北、东、中、西4大区域内部,且东部和西部地区内部不断扩大的碳强度差异日益成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增强的重要原因。工业和煤炭分别是碳排放强度非均衡的主要经济部门来源和能源种类来源,也是加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的关键动力。就影响因素而言,各省区技术水平的差距主导了碳排放强度的省际差异及其增长。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区域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6233]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姜宛贝,刘卫东,刘志高,等. 中国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9):1425. |
APA | 姜宛贝,刘卫东,刘志高,&韩梦瑶.(2020).中国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分析.地理科学进展,39(9),1425. |
MLA | 姜宛贝,et al."中国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强度非均衡性及其演变的驱动力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39.9(2020):142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