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尹春艳3; 陈小兵3; 刘虎2; 秦松3; 孙海栓1; 张立宾4
刊名灌溉排水学报
出版日期2019
卷号000期号:003页码:76-82
关键词盐渍土 土柱模拟 间歇淋洗 矿化度 脱盐效率
ISSN号1672-3317
其他题名Salt Leaching from Salt-affected Soils under Different Leaching Method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英文摘要

【目的】探索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在不同淋洗条件下土壤脱盐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脱盐模拟试验,设置2种淋洗方式(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分析了在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条件下土壤淋洗耗水量、淋洗滤液的矿化度随时间、滤液累积量的变化规律和滤液的脱盐速率,同时分析了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的电导率、SAR(钠吸附比)的变化过程。【结果】①不同淋洗方式条件下,土体脱盐共有3个过程,分别为盐分峰值初步形成过程、盐分峰值向下移动过程和土柱底层土体盐分峰值消失过程;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土柱为达到一般农作物(计划湿润层为0~60 cm)生长所需淋洗水量为472.70 mm和411.60 mm,间歇淋洗较连续淋洗省水14.8%。②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滤液矿化度随时间均表现为幂函数关系;连续淋洗和间歇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分别为18.45 g/L2和28.49 g/L2,连续淋洗的滤液脱盐效率为间歇淋洗的64.7%。③连续淋洗土柱和间歇淋洗土柱淋洗后含盐量是淋洗脱盐前的11.89%和8.39%(以40~60 cm土层为例),间歇淋洗土柱中各层pH值增量均小于在连续淋洗土柱中pH值的增量,并且在间歇淋洗后各层土壤pH值虽有增加,但是还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间歇淋洗土柱中SAR减小量大于连续淋洗土柱中SAR的减小量,RSC增量小于连续淋洗土柱中RSC的增量,SAR和RSC均在一般植物生长的允许范围内。【结论】盐渍土经过淋洗脱盐可以达到植物生长的要求,同时,间歇淋洗明显比连续淋洗节约水,在生产实践中采用间歇淋洗土壤脱盐效果更好。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464776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28170]  
专题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所重点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近岸生态与环境实验室
作者单位1.山东汇邦渤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研究所
4.东营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尹春艳,陈小兵,刘虎,等. 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19,000(003):76-82.
APA 尹春艳,陈小兵,刘虎,秦松,孙海栓,&张立宾.(2019).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灌溉排水学报,000(003),76-82.
MLA 尹春艳,et al."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灌溉排水学报 000.003(2019):76-8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