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灾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共病关系的演化及核心症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梁一鸣
答辩日期2021-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其他责任者刘正奎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抑郁 共病 症状网络 儿童青少年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应用心理学
其他题名Evolution and core sympto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after disasters
英文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和抑郁是创伤后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由于二者共病的高发生率及其带来的不良临床后果,探究二者共病的病因学机制和寻找关键性干预靶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关于PTSD和抑郁的病因学假设仍存在争议,且现有关于二者共病的研究存在缺乏长时程纵向研究、缺乏系统性症状层面的分析及缺乏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关注的重要局限。本研究采用长时程纵向设计,从宏观层面的整体探讨入手,进而探究微观层面的症状作用。 研究的第一节从整体层面探讨儿童青少年PTSD 和抑郁症状的发展轨迹和相互影响模式。被试为301 名经历过“512”汶川地震的北川县学生(M 年龄 = 12.5岁, 52.2%为男性)。调查持续了4 年,分别于震后4、16、29、40 和52 个月进行了调查。测量工具为UCLA-PTSD 反应指数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统计方法为混合增长模型和交叉滞后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PTSD 存在3 种轨迹——韧性组(74.9%)、恢复组(7.5%)和故态复发组(17.7%);(2)抑郁存在2 种轨迹——韧性组(66.2%)和持续组(33.8%);(3)PTSD 和抑郁在灾后早期阶段呈相互预测的模式,而在后期阶段仅抑郁预测PTSD。 研究的第二节从症状网络的视角出发,探讨儿童青少年PTSD 和抑郁症状的共病网络结构的演变。被试为1460 名经历过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舟曲县学生(M 年 龄 = 12.9 岁,47.7%为男性)。调查从灾后3个月开始持续了2年,分别于3、15和27个月进行了调查。测量工具同第一节,统计方法为正则化偏相关网络。研究结果显示:(1)相比于PTSD 症状网络的结构,抑郁症状网络的结构发展更稳定;(2)线索引发的生理反应、睡眠问题和哭泣在早期的共病网络中具有高预期影响水平,线索引发的生理反应、与他人疏离、注意力问题、悲伤、自我贬低、自我讨厌和孤独在后期的共病网络中具有高预期影响水平;(3)与他人疏离、睡眠问题(睡眠障碍)、自我讨厌和孤独是共病网络中持续具有高中介性的症状。 研究的第三节在第二节的基础上引入时间维度,探讨儿童青少年PTSD 和抑郁症状的共病网络中的症状作用路径。被试和测量工具同第二节,统计方法采用多水平向量自回归模型(mlVAR)。研究结果显示:PTSD 和抑郁重叠的症状之一睡眠障碍是共病时间网络中最具有预测力的核心症状。 本论文在宏观层面上发现,PTSD 和抑郁症状在灾后早期阶段可以相互预测,而后期仅抑郁症状预测PTSD 症状,部分支持了共病假说中的交互作用假说。对于PTSD 和抑郁症状的轨迹分析和二者网络结构演变分析均显示抑郁的发展比PTSD 稳定,这可能是后期抑郁占主导作用的重要原因。症状网络视角下,PTSD与抑郁的重叠症状和抑郁内与广泛性情感痛苦相关的症状维系着两个疾病的联结。时间网络的分析识别出灾后3 个月的睡眠障碍对共病网络中的症状具有重要的预测性,提示了创伤性睡眠问题对长期抑郁和PTSD 形成的关键作用。本文具有重要的临床启示:在儿童青少年的灾后心理干预中,早期应当同时关注PTSD和抑郁,后期应当重点关注持续的抑郁症状。同时,在早期的临床诊断中应当高度关注创伤后睡眠问题,以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从而切断PTSD 和抑郁症状的长期发展。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39614]  
专题心理研究所_健康与遗传心理学研究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一鸣. 灾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共病关系的演化及核心症状[D].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