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输运模拟中强子化算法的改进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凤涛 |
答辩日期 | 2020-06-01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导师 | 徐骏 |
关键词 |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 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多相输运模型 强子化 |
英文摘要 | 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从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奇点通过爆炸演化而来的,在宇宙大爆炸后的几微秒内整个宇宙都是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根据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夸克是被强相互作用禁闭在了强子里,因此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观测到自由的夸克。为了能够实现夸克解禁闭,科学家们建造了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来创造夸克解禁闭所需要的高温高压环境。理论上通过把两个原子核加速到接近光速发生碰撞可以产生QGP,因为QGP存在的时间非常短,实验上只能观测到碰撞后末态粒子的性质,无法直接探测中间过程的信息。多相输运(amultiphase transport,AMPT)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动力学过程及QGP的性质。在弦熔化版本AMPT模型中,改进了的强子化算法让不仅在坐标空间而且在动量空间中接近的部分子组合为强子。在强子化过程中介子、重子和反重子的形成概率分别由其对应的Wigner函数确定,其中没有引入自由参数去调节它们之间的相对概率,并且在强子化前后净重子数、电荷数和奇异电荷数分别守恒。在本文中我们广泛讨论了强子化对各向异性流的影响。重子直接流被认为与QCD相图里的一阶相变可能存在关联,可以提供相变临界点的重要信息,通过Wigner函数改进的强子化算法可以定性解释实验上质子直接流斜率的碰撞能量依赖性。此外,对于粒子的相对产额比,新的强子化算法也能够很好地描述。最近,ALICE成员在(?)=7 TeV下测量了p+p碰撞中的双强子关联。在近侧,发现介子-介子关联表现出预期的峰值,而重子-重子和反重子-反重子显示出反关联。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碎裂过程中的重子产生机制有关。我们通过改进AMPT模型中的强子化算法重现了近侧重子-重子和反重子-反重子反关联的现象。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59 |
源URL | [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32508] ![]() |
专题 |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凤涛.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输运模拟中强子化算法的改进[D].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