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热门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邓王平; 徐斌; 洪清华; 王盛琳; 吕超; 李银龙; 宋世平; 陈军虎; 许静; 李石柱
刊名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出版日期2020
卷号38期号:02页码:168-174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电化学DNA传感器 早期检测
文献子类期刊论文
英文摘要目的联合重组酶聚合酶扩增及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技术,建立一种敏感、特异且简单的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核酸检测方法。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以Sj R2基因片段为靶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引物与探针,与电化学DNA传感器(EC)检测技术联合,将探针固定于多通道电极芯片进行界面RPA扩增及电化学检测,建立日本血吸虫核酸等温检测方法。优化RPA反应条件,通过检测10~(-4)、10~(-5)、10~(-6)、10~(-7)、10~(-8)ng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评价RPA-EC方法的敏感性;通过检测10 ng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及华支睾吸虫的基因组DNA,评价RPA-EC方法的特异性。取10只6~8周龄C57成年小鼠,每鼠经腹部贴片感染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于感染前(0 d)和感染后7、21、35 d收集尾静脉血清,验证RPA-EC方法检测感染动物动态血清DNA中Sj R2基因片段的可行性。结果RPA-EC联合检测方法可在37℃、30 min内完成SjR2基因片段的界面快速扩增及检测,成虫基因组DNA的最低检出限可达10~(-8)ng,与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实验结果显示,RPA-EC联合检测方法可高敏感检出感染后7、21、35 d等不同感染期小鼠血清中的SjR2基因片段。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RPA-EC联合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39757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32664]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1-2017年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系;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合作中心,科技部国家级热带病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邓王平,徐斌,洪清华,等.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方法的建立[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20,38(02):168-174.
APA 邓王平.,徐斌.,洪清华.,王盛琳.,吕超.,...&周晓农.(2020).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方法的建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38(02),168-174.
MLA 邓王平,et al."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电化学DNA传感器检测日本血吸虫方法的建立".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38.02(2020):168-17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