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雌激素效应的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郑晰月 |
答辩日期 | 2020-06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郭良宏 ; 赵利霞 |
关键词 | 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二苯甲酮,雌激素 效应,内分泌干扰 |
学位名称 | 理学硕士 |
学位专业 | 环境科学 |
其他题名 |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Estrogenic Effects of Hydroxylated Benzophenones |
英文摘要 | 二苯甲酮类(BPs)化合物作为一类常见的紫外线防护剂,能够同时吸收UVA和UVB波段的紫外光,常用于防晒霜等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等工业产品中。BPs化合物在各类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都能够广泛检出,已经成为一类全球性污染物。BPs 化合物具有亲脂性,人类可以通过皮肤接触、饮食等方式摄入,在体内累积,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孕妇在孕期暴露BPs 化合物会引起孕期缩短,胎儿体重等生理指标显著变化。动物和细胞实验证明BPs 化合物具有生殖毒性,BPs 还能够通过作用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AR)等产生内分泌干扰效应。但目前有关BPs 雌激素效应的研究还不够全面,仅证明了BPs 可以激活ERs,但未能阐明BPs 影响ERs 的分子机制,也缺少BPs 对与雌激素相关的其他受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因此,本文从分子、细胞和计算机模拟三个方面,分别研究了BPs 化合物对雌激素受体ERa/b和雌激素相关受体γ(ERRγ)的作用机制。 |
页码 | 90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3713]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晰月.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雌激素效应的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