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刘庆龙 |
答辩日期 | 2020-06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冯晓明 |
关键词 | 土壤侵蚀,植被恢复,淤地坝建设,土壤有机碳储量,贡献率 Soil Erosio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Check-dams Constructi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Contribution Rate |
学位名称 | 工程硕士 |
学位专业 | 环境工程 |
其他题名 |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rea on the Loess Plateau |
英文摘要 | 有机碳作为陆地土壤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陆地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黄土高原作为世界上土壤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恢复与淤地坝建设是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要的措施,亦是黄土高原碳循环的重要驱动因素。本文综合采用地面调查,文献调研,模型模拟等研究手段,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淤地坝建设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研究,利用分布式侵蚀模型WATEM/SEDEM模拟了黄土高原淤地坝坝控区内的土壤侵蚀沉积量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Meta分析与数据整合的方法,构建黄土高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集,最后得到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淤地坝建设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的时空格局变化规律,并定量分析了其在不同年代的贡献,旨在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淤地坝建设对土壤有机碳的累计效应、土壤侵蚀导致土壤泥沙侵蚀沉积特征、淤地坝碳汇效应以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对定量评估植被恢复与淤地坝建设对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
页码 | 141 |
源URL | [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360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庆龙.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