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及保护对策研究 ——以达里湖流域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于恩逸
答辩日期2020-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钢
关键词保护对策,生态环境演变,生态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达里湖流 域,内蒙古高原湖泊 protection Measures,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Ecological Sensitivity, Import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 Lake DalInor BasIn, Plateau Lake In Inner Mongolia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其他题名A study on ecological evolution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in the plateau lake basin of Inner Mongolia ——The case of Lake Dalinor Basin
英文摘要

      湖泊及其流域是内蒙古高原重要的水资源区域,在防汛抗旱、气候调节、维持生物多样性及保障居民生产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内蒙古高原湖泊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已经逐步发展为湖水污染、湖面萎缩、生态功能下降等问题并存的多种危机,并且这些生态问题所引发的影响已经从局部扩展为流域性、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目前针对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演变和保护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对内蒙古高原湖泊的研究较少,且多聚焦于湖泊污染治理、湖泊演变历史等方面。因此,对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成因及保护对策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达里湖是我国北方典型的高原湖泊,内蒙古四大湖泊之一,是维系内蒙古高原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达里湖流域处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两屏三带”中的北方防沙带地区,发挥着“三北”地区及京津冀地区生态安全保障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流域内出现了湖泊面积萎缩、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也影响着内蒙古高原的生态平衡。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本文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导下,基于复合生态系统、流域生态学、景感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生态环境演变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生态环境分区保护对策”的研究框架,考虑到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差异化与空间整体布局,对达里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及保护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能够为流域的综合治理、保护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有几下几点:
     1. 1980-2018 年,流域内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草地,始终占据着流域内的64%-76%左右的面积;其次是未利用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0%-20%;水体、耕地和林地所占的面积相差不多,分别为5%、4%和3%左右;湿地和建设用地所占面积较少,均不到流域总面积的1%。其中,林地、草地和水体面积总体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耕地、湿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 1980-2018 年间,流域内不同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景观分离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波动。耕地、林地、水体、湿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均呈现相对比较分散、稳定性较差的趋势,草地稳定性2000-2015 年较差,随后又有回稳趋势。
     3. 达里湖湖面面积从1980 年的220 km2 减少到了2018 年的197 km2 左右,38 年间下降了约10.5%,但是近5 到10 年减少趋势有所放缓并趋于稳定。达里湖流域水体分为永久水面、季节性水面,消失的永久水体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和东北部水域,西部水域变化频率较小。
     4. 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十个自然及人为影响因子,再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出十个影响因子与湖泊面积变化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在湖泊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人为影响相对较弱。湖泊面积减少主要受年均湿度、年蒸发量、年降雨量等因子影响。人为影响在此次计算中虽然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相关,但是其影响程度及范围逐渐扩大,仍然是接下来保护对策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5. 通过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地沙化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感性对流域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水源涵养重要性、土壤保持重要性、生境重要性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综合叠加结果,将达里湖流域分为禁止开发区、重点保护区、质量提升区与潜在威胁区四个区域,为下一步保护对策的提出奠定基础。
     6. 根据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域生态保护的构建系统,包括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预警系统、评估系统及管理系统。依据分区结果,提出符合各个区域的生态保护对策及保障性措施,为达里湖流域提供科学、全面、实用的保护对策体系。

页码139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369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于恩逸. 内蒙古高原湖泊流域生态环境演变及保护对策研究 ——以达里湖流域为例[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