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热处理工艺对新型低温油井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易善伟1; 历长云1; 胡小强2; 刘宏伟2; 郑雷刚2; 米国发1; 许敬月3; 秦卓3; 赵子文3
刊名材料热处理学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9.0期号:006页码:68-75
关键词油井管 淬火温度 回火温度 抗拉强度 冲击吸收能量
ISSN号1009-6264
其他题名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w low-temperature oil well steel
英文摘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等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自主设计的新型高强、高韧、无Ni低温油井管用钢(简称IMR-LS10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880℃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IMR-LS10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经650℃回火后的抗拉强度逐渐增大,-45℃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先增大再减小,840℃淬火时达到峰值38.6 J;在880~1000℃淬火时,随着淬火温度的增加,IMR-LS10钢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经650℃回火后的抗拉强度先减小再增大,低温冲击吸收能量逐渐增大;经880℃淬火+200~750℃回火后IMR-LS10钢抗拉强度逐渐降低;回火温度低于500℃时,IMR-LS10钢的低温冲击吸收能量缓慢增加,当回火温度达到550℃时,低温冲击吸收能量达到峰值32.98 J,随后,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出现降低趋势,并在650℃时出现最小值;IMR-LS10钢的最佳调质热处理工艺方案为880℃淬火+550℃回火。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282149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148646]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作者单位1.河南理工大学
2.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3.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易善伟,历长云,胡小强,等. 热处理工艺对新型低温油井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8,39.0(006):68-75.
APA 易善伟.,历长云.,胡小强.,刘宏伟.,郑雷刚.,...&赵子文.(2018).热处理工艺对新型低温油井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材料热处理学报,39.0(006),68-75.
MLA 易善伟,et al."热处理工艺对新型低温油井管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材料热处理学报 39.0.006(2018):68-7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金属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