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新元古代-寒武纪硫同位素异常事件(Yudomski事件)的起源与结束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智礼4; 孟凡巍3; 倪培2; 李慧莉4; 卓勤功1
刊名盐湖研究
出版日期2020
卷号28期号:4页码:22-28
关键词Neoproterozoic Cambrian Anhydrite Sulfur isotope Yudomski Event 新元古代 寒武纪 石膏 硫同位素 Yudomski事件
ISSN号1008-858X
其他题名“Yudomski” Isotope Anomaly Event during Neoproterozoic-Cambrian:Its Origin and End
英文摘要

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早期是地球历史演化的关键时期,整个生物圈、大气圈和水圈在此期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海水成分在其间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石盐流体包裹体恰恰记录了该时段海水主要离子成分的转变:海水成分从新元古代晚期的“文石海”,快速转化为寒武纪的“方解石海”;同时海水中的碳、锶、硫同位素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其中海水硫酸根的硫同位素从新元古代冰期前的20‰左右,迅速升高到新元古代冰期后的35‰右,甚至可以到45‰,海相蒸发岩沉积中的硫酸盐沉积(主要是石膏、硬石膏)则直接记录了当时海水中硫酸根的硫同位素变化。现有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时期的海相蒸发岩沉积记录了当时海洋中存在着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硫同位素异常,即Yudomski事件”。塔里木盆地的寒武纪早期、中期蒸发岩记录了“Yudomski事件”的硫同位素异常高值(35‰左右,甚至更高),表明这一起源于新元古代晚期的同位素异常事件持续到了寒武纪的早期和中期;塔里木盆地奥陶纪早期的蒸发岩、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中期蒸发岩和美国Williston盆地奥陶纪晚期地层的蒸发岩的硫同位素数据相似,都在+25%‰左右则记录了较低的海洋硫同位素值,表明起源于新元古代冰期之后的“Yudomski事件”的硫同位素异常,持续到了寒武纪的中期,而结束于寒武纪的晚期。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883675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7809]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南京大学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4.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智礼,孟凡巍,倪培,等. 新元古代-寒武纪硫同位素异常事件(Yudomski事件)的起源与结束[J]. 盐湖研究,2020,28(4):22-28.
APA 张智礼,孟凡巍,倪培,李慧莉,&卓勤功.(2020).新元古代-寒武纪硫同位素异常事件(Yudomski事件)的起源与结束.盐湖研究,28(4),22-28.
MLA 张智礼,et al."新元古代-寒武纪硫同位素异常事件(Yudomski事件)的起源与结束".盐湖研究 28.4(2020):22-28.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