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垃圾衍生燃料热解过程HCl与H2S析出规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林均衡; 杨文申; 阴秀丽![]() ![]() |
刊名 | 燃料化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46.0期号:002页码:152 |
关键词 | 氯化氢 硫化氢 矿化垃圾衍生燃料 常规垃圾衍生燃料 热解 |
ISSN号 | 0253-2409 |
英文摘要 | 采用热重红外质谱联用法(TG鄄FTIR鄄MS)和水平管式热解炉/化学吸收法,对比研究了矿化垃圾(ARDF)和常规垃圾(NRDF)衍生燃料热解过程腐蚀性气体(HCl和H2 S)的析出特性,分析了热解温度及热解类型对析出行为的影响并对热解固相产物腐蚀性元素的赋存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慢速热解过程,两者腐蚀性气体的析出特征温度区间相似,均分为两段,HCl析出区间为200-400和420-500益,H2 S析出区间为230-370和380-670益,而ARDF表现为较低的HCl和H2 S析出率;快速热解过程,两者腐蚀性气体的析出受热解温度影响较大,且规律有所差别:随热解温度的升高,HCl析出率呈S型变化(先高后低再高),而H2 S析出率呈正相关,均在850益达到峰值,其中,HCl析出率分别为48.8%(ARDF)和29.4%(NRDF),H2 S析出率分别为6.8%(ARDF)和44.6%(NRDF)。因腐蚀性气体差异性的析出规律,两类垃圾热解固相产物腐蚀性元素的赋存与热解温度相关,ARDF的Cl和S元素最高赋存率分别可达59.4%(450益)和84.3%(750益),而NRDF的Cl和S元素最高赋存率分别仅为36.7%(850益)和15.2%(650益)。说明在合适的热解条件下,相比NRDF,ARDF腐蚀性元素不易释放,倾向于固相赋存,此为不同垃圾衍生燃料的热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和参考。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giec.ac.cn/handle/344007/34644]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林均衡,杨文申,阴秀丽,等. 矿化垃圾衍生燃料热解过程HCl与H2S析出规律[J]. 燃料化学学报,2018,46.0(002):152. |
APA | 林均衡,杨文申,阴秀丽,&吴创之.(2018).矿化垃圾衍生燃料热解过程HCl与H2S析出规律.燃料化学学报,46.0(002),152. |
MLA | 林均衡,et al."矿化垃圾衍生燃料热解过程HCl与H2S析出规律".燃料化学学报 46.0.002(2018):15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广州能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