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退化草甸土壤微生物量、酶化学计量学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喻岚晖; 王 杰; 廖李容; 张 超; 刘国彬
刊名草 地 学 报
出版日期2020-11
卷号28期号:6页码:1702-09
关键词高寒草甸 草地退化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生态化学计量学
英文摘要

:探明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和酶的变化趋势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理解草地的退化机理有重要意
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4种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草甸为研究对象,分
析了土壤微生物量和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全氮(Total nitrogen,TN)、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含量显著降低;未退化草甸β-1,4-葡萄糖苷酶(β-1,
4-Glucosidase,BG)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活性显著低于轻度、中度和重度
退化;重度退化草甸土壤氮/磷、MBN/MBP显著低于未退化,ln(NAG+LAP)/lnALP取值范围为0.77~0.83,高
于全球均值0.44,说明退化引起了该地区的土壤氮限制;相关分析表明微生物量和酶的化学计量比受有机碳和全
氮的影响显著。综上,微生物量和酶的化学计量学特征对土壤养分变化响应敏感且能反映土壤养分限制情况。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35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2.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喻岚晖,王 杰,廖李容,等. 青藏高原退化草甸土壤微生物量、酶化学计量学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草 地 学 报,2020,28(6):1702-09.
APA 喻岚晖,王 杰,廖李容,张 超,&刘国彬.(2020).青藏高原退化草甸土壤微生物量、酶化学计量学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草 地 学 报,28(6),1702-09.
MLA 喻岚晖,et al."青藏高原退化草甸土壤微生物量、酶化学计量学 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草 地 学 报 28.6(2020):1702-0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