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高原北部生长季土壤氮素矿化 对植被和地形的响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娇1,2; 付晓莉3; 李学章4; 贾小旭3; 邵明安1,2
刊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出版日期2017
卷号26期号:2页码:231-241
关键词植被 坡位 矿化作用 矿质氮 采样位置
英文摘要

氮素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过程, 对氮素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黄土高原北部六道
沟小流域选取退耕年限相近的油松和柠条坡地, 用原位培养法测定生长季节(4—10 月)不同坡位冠层下和冠层
外0~10 cm 和10~20 cm 土层土壤氮素矿化速率, 以确定该区氮素矿化的季节动态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 研究区生长季土壤矿质氮以铵态氮为主, 其含量在0~10 cm 和10~20 cm 土层分别占矿质氮总量的61%
和70%, 并随生长季的推移而升高。油松林上坡位和中坡位土壤铵态氮显著高于下坡位土壤, 柠条林不同坡位
铵态氮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不受坡位的影响, 但与林型和采样位置有关, 冠层下硝态氮在油松林
与冠层外相近, 在柠条林则高于冠层外。生长季土壤氮素矿化在0~10 cm 土层由硝化作用引起, 在10~20 cm
土层则由硝化和铵化作用共同引起。铵化速率在生长季初期较高, 中期较低, 并受坡位、林型和采样位置的影
响。土壤硝化和矿化速率在油松林不受采样位置影响, 但是在柠条林则以冠层下较高。硝化和矿化速率在冠
层下以下坡位土壤最高, 在冠层外则以下坡位土壤最低。柠条林促进了冠层下土壤氮素的硝化和矿化过程, 有
利于矿质氮的积累; 油松林对矿质氮和氮素矿化的影响不受采样位置影响。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439]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娇,付晓莉,李学章,等. 黄土高原北部生长季土壤氮素矿化 对植被和地形的响应[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6(2):231-241.
APA 刘娇,付晓莉,李学章,贾小旭,&邵明安.(2017).黄土高原北部生长季土壤氮素矿化 对植被和地形的响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6(2),231-241.
MLA 刘娇,et al."黄土高原北部生长季土壤氮素矿化 对植被和地形的响应".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6.2(2017):231-24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