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 氮素的累积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姚春竹2,3; 赵允格2; 王媛2,3; 张培培1,2
刊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出版日期2014
卷号42期号:6页码:197-204
关键词生物结皮 土壤氮素 有机质 累积特征
英文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的变化,明确生物结皮养分积累及培
肥土壤的作用,为其潜在的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调查黄土丘陵区不
同发育年限生物结皮的样地,分层采集样地的土壤样品,同时以同一区域退耕1年以内的撂荒地为对照(CK),测定生
物结皮层以及0~2,2~5,5~10cm土层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结果】1)生物结皮条件下,结
皮层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可分为快速增长和趋于稳定2个阶段,这2个阶段以生物结皮发育13年为界限。
结皮发育13年时,结皮层土壤全氮含量达到1.34g/kg,是对照的3.72倍;有机质含量为25.41g/kg,是对照的5.05
倍。2)生物结皮明显增加了结皮层土壤碳氮比,结皮发育15年时,结皮层土壤的碳氮比最高,为11.8,但碳氮比与发
育年限无关。3)结皮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及其占全氮的比例明显高于0~10cm土壤和对照,碱解氮含量在生物结皮发
育15年时达到最大值(94.89mg/kg),是对照的6.51倍,之后趋于稳定。4)生物结皮增加了结皮层土壤硝态氮和铵
态氮的含量以及硝铵比。【结论】生物结皮可以明显提高结皮层土壤氮素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对土壤表层氮素积累
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生物结皮也有可能增加氮素的流失风险。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604]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姚春竹,赵允格,王媛,等.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 氮素的累积特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6):197-204.
APA 姚春竹,赵允格,王媛,&张培培.(2014).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 氮素的累积特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2(6),197-204.
MLA 姚春竹,et al."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及 氮素的累积特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2.6(2014):197-20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