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苗连朋2; 温仲明2,3; 张莉1
刊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15
卷号29期号:5页码:75-81
关键词植被 延河流域 自然恢复植被 减水减沙效益
英文摘要

以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M 影像和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基于统计学和RS /GIS 技术方法,
分析了流域植被与水沙之间的响应关系及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 2003 - 2005 年与80 年代
相比,降雨增加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增加8. 1%、47. 5%; 人类活动导致径流量、输沙量减少23. 4%、55. 6%; 人
工林草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 228 亿m3、543. 478 万t,自然恢复植被减少径流量、泥沙量为0. 121 亿m3、
152. 970 万t; 人工林草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占人类活动贡献的46. 94%、30. 64%,而自然恢复植被的减水、减
沙效益占24. 97%、8. 62%。植被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自然恢复植被减水减沙比重增大," 封育" 措
施在流域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606]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研究院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苗连朋,温仲明,张莉. 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5):75-81.
APA 苗连朋,温仲明,&张莉.(2015).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9(5),75-81.
MLA 苗连朋,et al."植被变化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9.5(2015):75-8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