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消耗 和补充深度对比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高宇; 樊军; 彭小平; 王力; 米美霞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4
卷号34期号:23页码:7038-7046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 土壤含水量 消耗和补充深度
英文摘要

研究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8 种植被类型条件下植物消耗土壤水分深度与降水对应的补充深度。结
果表明: 裸地、农地、撂荒地、人工草( 灌) 地( 苜蓿地、柠条地、沙打旺地) 、当地典型草地( 荒草地、长芒草地) 在平水年及干旱年,
土壤水分均表现为负平衡; 丰水年部分样地土壤水分得到补充。平水年以及干旱年( 2010—2011 年) 植物耗水深度依次为: 柠
条地>撂荒地>沙打旺地>苜蓿地≈长芒草地≈荒草地>农地>裸地,降水补充深度为农地>裸地>撂荒地>荒草地>长芒草地>沙
打旺地>苜蓿地>柠条地。丰水年( 2012 年) 裸地、苜蓿地、荒草地与沙打旺地土壤水分并未显示出明显负平衡过程,但柠条地耗
水深度依然达到260 cm,其它样地依次为撂荒地>农地>长芒草地; 降水入渗深度排序: 农地>裸地>撂荒地= 柠条地>荒草地=
苜蓿地>长芒草地>沙打旺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土壤蒸发( 裸地蒸发) 以及降水补充深度一般为0—120 cm 范围内,丰水年土壤
水分能得到恢复。农地的土壤水分消耗与补充深度略有增加。农地撂荒后耗水深度与撂荒地植被类型有密切联系,随植被盖
度与丰度的增加,耗水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撂荒地土壤水分补充深度小于等于消耗深度。农地退耕还草所种植的深根性植被
( 苜蓿、沙打旺、柠条等) 不仅会迅速消耗当季降水,同时会进一步消耗土壤深层储水,致使120 cm 以下观测土层土壤含水量较
低,造成土壤水分消耗深度较浅的假象。除撂荒地外,高生物产量的人工草( 灌) 耗水量高,耗水深度也深,因此在退耕还林
( 草) 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年度水分交换深度,采取措施降低消耗深度,增加入渗深度。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694]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宇,樊军,彭小平,等. 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消耗 和补充深度对比研究[J]. 生态学报,2014,34(23):7038-7046.
APA 高宇,樊军,彭小平,王力,&米美霞.(2014).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消耗 和补充深度对比研究.生态学报,34(23),7038-7046.
MLA 高宇,et al."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消耗 和补充深度对比研究".生态学报 34.23(2014):7038-704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