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冠层截留特征及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韩雪1,2; 王力1,2; 王艳萍2
刊名中国农业科学
出版日期2014
卷号47期号:8页码:1541-1549
关键词自然降雨 叶面积指数 夏玉米 冠层截留 茎秆流
英文摘要

【目的】冠层截留特征和机理研究一直是生态水文的前沿和热点,针对作物冠层截留这一不可忽视的
水分通量,以夏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在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冠层降雨截留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作物冠层截留
量的影响因素,以期更加合理的评价夏玉米对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科学密植、提高旱作农业区作物产量
以及防止农耕地土壤侵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水量平衡原理对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穿透雨量、茎秆流量及
降雨量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采用玉米行间随机放置承雨槽收集穿透雨,以测量穿透雨量;采用在茎秆
基部包裹喇叭口状聚乙烯集水装置收集茎秆流,并在装置底部引出一导管,将收集到的茎秆流转移到另外塑料桶
中,以测量茎秆流量;降雨量采用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并采用人工观测进行校正。【结果】夏玉米在不同降雨量
级(0.1—4.9,5.0—14.9 和15.0—29.9 mm)下,冠层截留量分别为1.1、2.6 和13.0 mm,平均值为1.7 mm;
冠层截留率分别为12.3%、12.1%、15.3%,平均值为13.3%。通过监测数据,建立了夏玉米冠层截留率与玉米叶面
积指数和植株株高的回归方程,相关性显著;分别建立了各气象因子与夏玉米冠层截留量的回归方程,其中降雨
历时和水汽压差分别与冠层截留量呈极显著幂函数相关关系;降雨量与冠层截留量呈极显著指数函数相关关系。
同时,考虑所有影响因素的综合效应,建立了冠层截留量与影响因素的复合关系模型,相关系数R2=0.946。【结论】
本研究中,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的冠层截留量不可忽略,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单一因素不能完全
解释。夏玉米种植密度、形态指标(株高、叶面积)和气象因子(降雨量、风速、水汽压差、降雨历时)均对夏
玉米冠层截留量有影响。建立冠层截留量与多种影响因素的复合关系模型,可为作物的科学密植、提高旱作农业
区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供更充分理论基础。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755]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雪,王力,王艳萍. 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冠层截留特征及影响因素[J].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8):1541-1549.
APA 韩雪,王力,&王艳萍.(2014).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冠层截留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农业科学,47(8),1541-1549.
MLA 韩雪,et al."自然降雨条件下夏玉米冠层截留特征及影响因素".中国农业科学 47.8(2014):1541-154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