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赵娅君1; 吴发启2; 徐宁1; 曹博召1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40期号:6页码:23-35
关键词玉米 坡耕地 产流产沙 土壤流失比率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

[目的]研究玉米作物对坡耕地的防蚀效果,为黄土高原坡 面 水 土 流 失 防 治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方法]采用室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玉米在幼苗期、拔节初期、拔节中期、拔节后期、抽雄期5个不同
生育期对坡耕地侵蚀产沙量和过程的影响。[结果] ① 随着玉米作物生长,它对坡面产流产沙的抵御作用
增强,幼苗期效果微弱,抽雄期最盛,抽雄期相比裸地可减少48.5%径流量和73.7%产沙量。不同生长阶
段玉米作物的减沙效果优于减流效果。 ② 降雨的产流产沙过程呈现不断波动趋势,玉米作物使初始产流产
沙时间延迟,稳定产流产沙阶段平均产流产沙量下降。雨强从40mm / h增加到80mm / h使产流产沙量增
长率大于100% ,径流系数和含沙量均增加,侵蚀过程更加剧烈。 ③ 叶面积指数与不同生育期玉米地坡面
的土壤流失比率有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可使用叶面积指数来估算不同生育期玉米地坡面的土壤流失比
率,为估算年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C 值奠定基础。[结论]随着玉米生长,其防蚀效果增强,但幼苗期和拔
节初期侵蚀严重,需采取辅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雨强增加使玉米和裸地条件下侵蚀产沙更为严重。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06]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娅君,吴发启,徐宁,等. 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6):23-35.
APA 赵娅君,吴发启,徐宁,&曹博召.(2020).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水土保持通报,40(6),23-35.
MLA 赵娅君,et al."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水土保持通报 40.6(2020):23-3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