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地表覆盖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盐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董云云1; 王飞1,2,3; 韩剑桥1,2,3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40期号:1页码:43-57
关键词土壤贮水量 大豆产量 温度 电导率
英文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农田土壤水、热、盐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为促进陕北安塞县山地梯田
作物增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大豆(中黄 35 )为试验材料,设置地膜覆盖( M )、谷子秸秆覆盖量
5 000kg / hm
2 (
J 5
)与 2 500kg
/ hm
2 (
J 2 )和传统耕作( CK ) 4 个处理进行了系统对比试验 。[结果] ① 除
20 — 40cm 土层的结荚期外,其他土层各时期 M 和 J 5 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高于 CK 处理。另外在 0 — 60
cm 各土层中,出苗期 M 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均高于 J 5 处理; ② 在 0 — 60cm 各土层中,全生育期 M 的土壤
温度均高于 CK 处理,除结荚期外, J
5 处理的土壤温度均低于 CK 处理; ③ 在一定范围内, M 处理可提高土
壤电导率,且在 0 — 20cm 土层中, M 和 CK 处理的电导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p <0.01 ); ④M 和 J 5 处理
的大豆产量分别显著高于 CK 处理 46.73% (
p <0.01 )和 34.61% ( p <0.05 ); ⑤ 在一定范围内,大豆产量
与其全生育期的平均土壤贮水量、土壤温度和土壤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且相较于其他生长阶段,出苗期
土壤物理条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大豆产量与出苗期土壤贮水量和电导率极显著正相
关,且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出苗期土壤贮水量和电导率,可促进大豆增产。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14]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云云,王飞,韩剑桥. 地表覆盖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盐及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1):43-57.
APA 董云云,王飞,&韩剑桥.(2020).地表覆盖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盐及产量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40(1),43-57.
MLA 董云云,et al."地表覆盖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盐及产量的影响".水土保持通报 40.1(2020):43-5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