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河中游区间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冯家豪1; 赵广举1,2; 穆兴民1,2; 田鹏3; 田小靖1
刊名水力发电学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39期号:8页码:90-103
关键词黄河中游 径流变化 干支流 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驱动因素
英文摘要

为探究黄河中游径流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本文采用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水文情势突变指标
及双累积曲线法对中游头道拐-花园口区间干流 4 个水文站及 11 条典型支流 1957—2018 年实测降雨、径流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中游干流站年径流量呈显著减少趋势(显著性水平 0.001),各站年径流发生两次
突变,且都出现在 1969 年与 1987 年前后;区间 11 条支流多年径流深自 1970s 后显著减少,头道拐–龙门区间径
流占整个中游区间径流的比例由 2000 年前的 31%减至之后的 23.5%,龙门断面以下区间占比则明显上升;人类
活动对头道拐–龙门与龙门–潼关区间多年平均径流变化贡献率分别为 62.68%和 79.85%,坝库工程、引水灌溉及
梯田林草等水利水保工程措施是黄河中游径流锐减的主要驱动力。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934]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冯家豪,赵广举,穆兴民,等. 黄河中游区间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J]. 水力发电学报,2020,39(8):90-103.
APA 冯家豪,赵广举,穆兴民,田鹏,&田小靖.(2020).黄河中游区间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水力发电学报,39(8),90-103.
MLA 冯家豪,et al."黄河中游区间干支流径流变化特征与归因分析".水力发电学报 39.8(2020):90-10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