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两典型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程然然 |
答辩日期 | 2020-06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关键词 | 黄土丘陵区 刺槐 辽东栎 生态水文功能 降雨 |
学位名称 | 理学博士 |
英文摘要 | 黄土丘陵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生态环境脆弱,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以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代表的生态工程获得广泛实施,天然林和人工林在增加区域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植被恢复年限的增加,人工林对区域水文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逐渐凸显,如林下土壤干燥化和人工林的过早衰败。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植被类型对生态水文过程的调控差异所导致。本文以该区域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郊的两种典型森林群落——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大量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测定的基础上,对两种森林群落以降雨量为基础的主要生态水文功能进行了研究,为综合评价不同森林群落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水文生态效益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393] ![]() |
专题 | 水保所2018届毕业生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程然然. 黄土丘陵区两典型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D].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