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吕金林2,4; 闫美杰2,3; 宋变兰2; 关晋宏2; 时伟宇3; 杜盛2,3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17-05
卷号37期号:10页码:3385-3393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 土壤碳氮磷 碳氮比 氮磷比 化学计量
DOI10.5846/stxb201603120437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中部的丘陵沟壑区位于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带,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恢复是该地区水土保持与生态重建的重要措施。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和刺槐人工林是该地区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以黄土丘陵森林分布区边缘的两种主要森林类型为对象,通过采集林地不同深度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两种林地土壤中碳、氮、磷含量的计量关系及垂直分布特征,旨在探明该区域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 1) 在两种林地类型中,土壤有机碳与全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两种林地可用同一曲线进行拟合,说明特定土壤类型在同一区域其有机碳和无机碳相对含量基本稳定。( 2) 土壤有机碳与全氮比值在10 左右,在不同土层深度无明显变化; 而土壤全碳与全氮比值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 m 以后呈现饱和曲线的变化趋势。( 3) 土壤氮磷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幂次型降低。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9852]  
专题水保所2018届毕业生论文
通讯作者杜盛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61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
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吕金林,闫美杰,宋变兰,等. 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 生态学报,2017,37(10):3385-3393.
APA 吕金林,闫美杰,宋变兰,关晋宏,时伟宇,&杜盛.(2017).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态学报,37(10),3385-3393.
MLA 吕金林,et al."黄土丘陵区刺槐、辽东栎林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态学报 37.10(2017):3385-339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