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介形类leperditiids及其地层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正明2; 王尚启1
刊名古生物学报
出版日期1994
卷号33期号:2页码:140
关键词豆石介类 泥盆纪 云南曲靖
ISSN号0001-6616
英文摘要描述了介形类豆石介类(leperditiids)13种和瘤石介类(beyrichiids)2种, 其中含1新种。 除1种产自云南宁蒗昔腊坪油果木外, 其余均产自翠峰山剖面下西山村组和西冲组。据已初 步掌握的华南地块泥盆纪豆石介类的演化规律, 推测下西山村组的时代可能属早泥盆世洛赫柯夫期(Lochkovian), 西冲组下段可能属艾菲尔期(Eifelian), 而西冲组中段则大致可与吉维特阶(Givetian)对比。同时指出“Leperditia”generosa Jiang的产出层位可能是中泥盆统而非下二叠统。建议将志留系与泥盆系界线暂置于玉龙寺组与下西山村组之间。图版3图1参13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237408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8856]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石油部滇黔桂石油地质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正明,王尚启. 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介形类leperditiids及其地层意义[J]. 古生物学报,1994,33(2):140.
APA 刘正明,&王尚启.(1994).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介形类leperditiids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报,33(2),140.
MLA 刘正明,et al."云南曲靖翠峰山剖面中的介形类leperditiids及其地层意义".古生物学报 33.2(1994):14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