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伴月3; 邱占祥3; 李绿洲2
刊名古脊椎动物学报
出版日期2020
卷号58.0期号:002页码:120-133
关键词甘肃和政 晚中新世 柳树组 许氏鼠 鼠亚科
ISSN号1000-3118
其他题名A Late Miocene Huerzelerimys(Rodentia:Muridae)skull from Hezheng,Gansu,China
英文摘要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 asiaticus 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较小;头骨较宽短,具较宽短的吻部和较窄的眶间区;有较发达的前颌骨侧背嵴;两额嵴弱,近于平行;门齿孔长,向后延伸至M1前齿根舌侧;后颚孔位于M2舌侧;硬颚后缘位于M3之后;无翼间孔;具骨质的翼蝶管和膨大的听泡;内颈动脉孔的位置靠近基结节;下颌骨水平支较低,齿隙凹入较深;咬肌嵴伸至m1前缘下方;颏孔位于m1的前下方,咬肌嵴前方,靠近齿隙;I2为垂直伸型;M1的t1位置较H.exiguus靠前;M1和M2的t6和t9的连接脊明显,t12为低的脊形;M2的t1和t3以及M3的t1均与t5连;M3有t3和较大而孤立的t8;m1的下前中尖(Acc)明显,与颊侧下前边尖(Abc)和舌侧下前边尖(Alc)l两尖连;m1和m2颊侧齿带明显,有较大的c2与下原尖相连,后根为低弱的脊形;m2和m3的Abc孤立;m3无c1等。根据H.asiaticus的进化程度,H.aisaticus的产出时代可能比H.exiguus的稍晚,为灞河期晚期,大致与欧洲MN11上部或MN12下部的时代相当。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753311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8864]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伴月,邱占祥,李绿洲. 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J].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58.0(002):120-133.
APA 王伴月,邱占祥,&李绿洲.(2020).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58.0(002),120-133.
MLA 王伴月,et al."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 58.0.002(2020):120-13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