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早-中奥陶世华南古海洋氧化还原变化及其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董轶婷1; 刘建波1; 陈宇轩1; 钟思1; 詹仁斌2
刊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出版日期2018
卷号54.0期号:004页码:739-751
关键词硫同位素 早-中奥陶世 海水氧化还原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 华南
ISSN号0479-8023
其他题名Redox Variation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dle Ordovician in South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 to the Great Ordovician Biodiversification Event
英文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期间环境影响和控制因素,对安徽南部将军岭剖面黑色页岩的有机碳含量(TOC)、总硫含量(TS)和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py)进行测试分析。TOC与TS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可能是非硫化环境中的沉积产物。δ34Spy在弗洛期表现出显著的负偏移,在中奥陶世表现出相对幅度更大的波动。结合前人对全球碳酸盐岩晶格中硫酸盐硫同位素(δ34SCAS)和δ34Spy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特马豆克期末期至弗洛期中期黄铁矿埋藏分数下降,硫同位素分馏效应增大,说明当时海水发生氧化,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弗洛期晚期至达瑞威尔期,不同地区δ34SCAS相继出现负偏移,δ34Spy发生大幅振荡,可能是由于海洋中硫酸根浓度较低以及硫化物再氧化所致。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297528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8942]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轶婷,刘建波,陈宇轩,等. 早-中奥陶世华南古海洋氧化还原变化及其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0(004):739-751.
APA 董轶婷,刘建波,陈宇轩,钟思,&詹仁斌.(2018).早-中奥陶世华南古海洋氧化还原变化及其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意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4.0(004),739-751.
MLA 董轶婷,et al."早-中奥陶世华南古海洋氧化还原变化及其对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意义".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4.0.004(2018):739-75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