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董为2; 王元2; 白炜鹏2; 张颖奇2; 刘金毅2; 金昌柱2 |
刊名 | 人类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39.0期号:002页码:306-318 |
关键词 | 哺乳动物群 巨猿 广西巨羊 缺缺洞 广西崇左 早更新世晚期 |
ISSN号 | 1000-3193 |
其他题名 | Late Early Pleistocene Artiodactyls associated with Gigantopithecus from Queque Cave,Chongzuo,Guangxi,South China |
英文摘要 |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出土的与巨猿伴生的哺乳动物里共有4种偶蹄类化石:裴氏猪(Sus peii)、广西巨羊(Megalovis guangxiensis)、山羊亚科属种未定(Caprinae gen.et sp.indet.)以及周氏水牛(Bubalus chowi)。缺缺洞的裴氏猪是这个种目前在地理分布上最靠南的记录。缺缺洞产出的广西巨羊下颌骨具有肿厚现象,与以储钙为主的大角鹿和容纳下犬齿的李氏野猪的下颌肿厚原因不同,而可能与广西巨羊以类似竹子和甘蔗之类的坚韧食物为食的食性有关。缺缺洞的周氏水牛是目前年代最早的水牛,可能是中更新世水牛的祖先。猪属和巨羊属在中国和西欧的早更新世地层中均有分布,指示自新近纪晚期以来欧亚大陆发生过动物群的迁徙或交流事件。缺缺洞动物群各个成员的生态习性指示在早更新世晚期缺缺洞一带生态环境为热带森林-林灌环境,周边有一些浅的水域。这种自然环境非常适宜巨猿以及相关的高等灵长类在那里生息繁衍。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6753343 |
源URL | [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3915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2.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为,王元,白炜鹏,等. 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J]. 人类学学报,2020,39.0(002):306-318. |
APA | 董为,王元,白炜鹏,张颖奇,刘金毅,&金昌柱.(2020).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人类学学报,39.0(002),306-318. |
MLA | 董为,et al."广西崇左缺缺洞早更新世晚期堆积中与巨猿伴生的偶蹄类".人类学学报 39.0.002(2020):306-31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