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藜麦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对外源过氧化氢的氧化防御系统和生理生化响应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HASSAN 1QBAL
答辩日期2019-06-30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陈亚宁
关键词抗氧化系统 作物增产 干旱 外源 H2O2 渗透调节 藜麦 Antioxidant system Crop enhancement Drought Exogenous H2O2 Osmotic adjustment Quinoa
学位专业理学博士
其他题名OXIDATIVE DEFENSE SYSTEM AND PHYSIO-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TO EXOGENOUS HYDROGEN PEROXIDE UNDER WATERDEFICIT CONDITIONS
英文摘要干旱是严重限制作物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最近的气候变化情景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会导致缺水地区的干旱和盐胁迫风险增加,从而加剧了对农作物生产的威胁。与此同时,到 2050 年要养活 93 亿人,对农业科学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缺水条件下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攻克的热点问题。其中,为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是现有的粮食生产系统中的一种可行性选择。藜麦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粮食作物,且具有耐旱等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潜力。本研究选择藜麦为主要对象,通过施用外源 H2O2,采用四种藜麦基因型(Colorado-407D, IESP, 2-Want 和 Pichaman)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评估了藜麦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耐受性。在初步实验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该实验选择干旱处理(范围; 30-50%PWHC)和用于种子引发(80 mM) ,土壤浸润(20mM)和叶面处理(15mM)的不同浓度 H2O2用于详细研究。在第一个实验中,评估了干旱胁迫下不同的过氧化氢施用方法,发现叶面喷雾(15mM)有效减轻干旱对藜麦的有害影响;在第二个实验中,我们研究了对干旱和 H2O2应用的基因型反应。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将基因型分为高耐受性(2-Want- IESP) 、中等耐受性 (Colorado-407D) 和干旱敏感性 (Pichaman) 。在第三个实验中,使用了 H2O2种子引发和叶面施用方法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外源 H2O2(种子引发+叶面喷施)增加了 Pichaman(敏感基因型)的耐旱性。藜麦是一种盐生植物,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调查了 H2O2在干旱和盐胁迫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藜麦在盐和干旱同时胁迫下,施用外源 H2O2可以有效提升藜麦作物的抗逆性。由于藜麦的生长和产量在干旱胁迫下减少,并且这种减少归因于较低的气体交换、降低的光合活性和增加的 ROS 生产,这加速了氧化损伤。然而,外源 H2O2可以有效缓解干旱胁迫下的氧化损伤,并显着改善藜麦的表现。在干旱胁迫下, H2O2对藜麦生长的改善与气体交换属性增加有关,包括(气孔导度,蒸腾作用和光合用,通过有机物(脯氨酸, TSS, TSP, GB)和无机物(K+)的更高积累改善渗透调节。 (Mg+, Ca2+)渗透物 ABA 调节和通过显着的抗氧化活性(SOD, POD, CAT, APX, GPX, PAL, PPO 和 AsA)有效清除ROS 有助于减少氧化损伤。主成分分析表明,脯氨酸、 SOD、 TSP、叶绿素总量、 MSI、 RWC 等生理生化性状与籽粒产量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叶面施 H2O2对籽粒产量的贡献远大于种子引施和土壤淋施。总之,可以选择叶面施 H2O2 (15mM) 来改善藜麦的渗透调节和抗氧化系统,即使是在干旱和盐胁迫环境下,也可以提高藜麦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此外,本研究还表明,筛选出的抗旱基因型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干旱缺水地区。
学科主题生态学
语种英语
源URL[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5294]  
专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HASSAN 1QBAL. 藜麦在水分亏缺条件下对外源过氧化氢的氧化防御系统和生理生化响应[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