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尤源 |
答辩日期 | 2019-06-30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雷加强 |
关键词 | “一带一路” 典型国家 荒漠化防治 政策法规 差异性 对比研究 “The Belt and Road” Typical country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 Differences Comparative Study |
学位专业 | 理学博士 |
其他题名 | Study on the differences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typical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
英文摘要 | “一带一路”沿线 66 个国家(包括中国),超过 60 个国家正遭受着干旱、土地退化和荒漠化的危害,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荒漠化既是生态环境问题,又是社会经济问题。目前荒漠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防沙治沙的技术层面,多数研究是从生态学、林业、农业、草业、水土保持等学科角度开展研究的,而从公共政策角度研究的比较缺乏,尤其是对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研究十分薄弱。本论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差异性研究,阐明其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的特点、功能和功效,为出境机构、企事业单位更好地参与当地相关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为国家倡议和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信息储备基础数据库。依据沿线国家发展水平、政策法规内容和重视程度进行分类,为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跨学科对比研究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2)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中国、哈萨克斯坦、科威特、以色列和印度现有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体系,揭示了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体系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厘定了其重视程度、数量、优点和缺点。从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重视程度方面,中国和以色列都高度重视,哈萨克斯坦和印度次之,科威特最后;从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数量方面,中国数量最多,科威特最少;从环境政策法规制定四点原则方面,中国和以色列均呈现具体性、成本效益、时效性和多样性角度原则,印度需要提高其成本效益和时效性,而哈萨克斯坦和科威特则需要提高其具体性、成本效益和多样性。(3)分析了以国家尺度、流域尺度、工程尺度和旱地类型为代表的国家:中国、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和以色列荒漠化防治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体系评估标准,并根据具体案例,评价其政策法规实施效果。其主要结果为:由于以色列法制化时间最长,其执行效果最佳,中国防沙治沙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示范,哈萨克斯坦和科威特需要提高其执行效果。(4)提出了“一带一路”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国际合作建议。针对目前荒漠化国际合作中政策法规主要存在的三种问题:①政策和法规存在差异性;②法制和自主存在差异性;③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存在差异性。因此,提出三点建议:①重视生态环境习惯法;②加强推广荒漠化防治的“中国模式”;③分享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的“双轨制”。协调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国际合作的差异性,为荒漠化防治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理论与实践技术。 |
学科主题 | 自然地理学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5371]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尤源. “一带一路”沿线典型国家荒漠化防治政策法规差异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