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 BpHOX2 基因响应渗透胁迫机制的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谭子龙 |
答辩日期 | 2020-06-30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王玉成 |
关键词 | 白桦 渗透胁迫 HD-Zip I ChIP-seq Betula platyphylla osmotic stress HD-Zip I ChIP-seq |
学位专业 | 理学博士 |
其他题名 | The mechanism of Betula platyphylla BpHOX2 responses to osmotic stress |
英文摘要 | 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树种,耐寒喜湿但不耐干旱和盐。 BpHOX2 基因与拟南芥 AtHB6 和 AtHB16 高度同源,该基因具有保守的 HDZip 结构域,属于 HD-Zip I 亚家族成员,可能参与植物逆境胁迫或生长发育过程。由于干旱和盐胁迫都会产生渗透胁迫,所以用 PEG 和 NaCl 处理来研究渗透胁迫。 通过对 BpHOX2 进行表达分析发现它可能与逆境胁迫相关,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 BpHOX2 基因在响应渗透胁迫过程中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白桦逆境胁迫应答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克隆了 BpHOX2 基因,通过亚细胞定位确定 BpHOX2 蛋白是一种核定位蛋白,通过 qRT-PCR 分析发现 BpHOX2 基因的表达受盐、 PEG 及 ABA 处理的诱导,说明其参与了白桦的非生物胁迫应答。构建 BpHOX2 基因的过表达载体pILC11-BpHOX2 和抑制表达载体 pTZ-BpHOX2,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得到白桦BpHOX2 基因的过表达及表达抑制株系。在 NaCl 和 PEG 胁迫下, BpHOX2 基因抑制表达株系对胁迫更为敏感,而过表达株系则对 NaCl 和 PEG 耐受能力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 BpHOX2 基因能够通过调控 SODs 和 PODs 基因的表达来提高 SOD 和 POD 的活性,降低了 ROS 浓度因此减轻了植株的损伤程度;同时,BpHOX2 基因能够提高 BpP5CS1 和 BpP5CS2 的表达水平来增加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显著提升了过表达转基因白桦的抗逆能力。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与 RNA 测序(RNA-seq)的联合分析对 BpHOX2 结合的元件进行预测,之后利用 EMSA 进行体外互作验证。最终发现 BpHOX2 能与脱水反应元件“RCCGAC”、 Myb-p binding BOX “CCWACC”以及两种新的顺式作用元件“AAGAAG”(HBS1)和“TACGTG”(HBS2)结合调节下游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 BpHOX2 与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调节基因表达,最终提高桦树对渗透胁迫的耐受性。对过表达株系样品免疫沉淀(IP)之后发现BpHOX2 本身在胁迫前后没有发生磷酸化的改变,但是免疫共沉淀(Co-IP)的磷酸化检测发现受到胁迫之后 BpHOX2 互作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说明 BpHOX2在逆境中对下游基因的调节作用需要其他互作蛋白的参与。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最终得到了白桦响应渗透胁迫机制的一种作用模型: 渗透胁迫诱导 BpHOX2 的表达, BpHOX2 蛋白结合不同的顺式作用元件调节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而使白桦植株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上的调整, 包括增加 SOD与 POD 的生物合成提升了 ROS 清除能力,提高了脯氨酸的合成量增强了细胞对渗透压的调节能力,最终提高了植株对渗透胁迫的耐受能力。这个模型对我们理解 HD-Zip 家族成员在抗逆过程中的机制具有深远的意义,为通过分子生物学定向培育具有优良抗逆性状的白桦新品系奠定了基础。 |
学科主题 | 植物学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ir.xjlas.org/handle/365004/15405]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_研究系统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谭子龙. 白桦 BpHOX2 基因响应渗透胁迫机制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