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自我-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收益分配框架的影响

文献类型:会议论文

作者李海虹; 杨亦墨; 刘丁睿; 谢晓非
出版日期2021-10-31
会议名称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会议日期2021-10-31
会议地点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分配框架 自我-他人决策 框架效应 风险偏好
DOI10.26914/c.cnkihy.2021.042505
页码1
英文摘要

框架效应已得到普遍证实:决策偏好会受到对结果或属性描述方式的影响。在金融领域,个体经常为自己和他人决策。而在两人情境中,当决策结果平均分配给两个人时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述,也即分配框架:1.自我分配框架:为自己做决策,他人分得一半结果;他人分配框架:为他人做决策,自己分得一半结果。本研究包含4项实验,提供了一致的证据表明,人们在自我分配框架下比他人分配框架下决策时更加风险寻求。在实验1中,研究假设得到了证实,同时研究表明分配框架效应只存在于收益情境,而非损失情境中。实验2重复了实验1的研究结果,同时排除了决策对象(即为谁做决策)这一可能的其他解释。实验3旨在在实验室中模拟两种真实的分配框架情境,同时采用真实的金钱激励,再次重复研究结果。实验4通过改变分配给决策者的收益百分比,将研究结果扩展到其他分配情境中。我们认为风险偏好的差异是由参考点所引起的。由于决策对象的差异(对自己和对他人),个体的参考点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不同分配框架下,给定的分配结果(分得一半)会被个体视为相对收益和相对损失,进而影响个人的风险偏好。分配框架的发现对自我-他人决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产权排序3
会议录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psych.ac.cn/handle/311026/41446]  
专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学系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海虹,杨亦墨,刘丁睿,等. 自我-他人决策的风险偏好:收益分配框架的影响[C]. 见: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2021-10-3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心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