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汪建芳3; 王兵1,3; 王忠禹3; 李兆松3; 肖 婧1,2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32期号:4页码:139-144
关键词土壤中枯落物 枯落物蓄积量 持水性 拦蓄降雨 黄土丘陵沟壑区
英文摘要

选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刺槐、柠条、铁杆蒿、白羊草 4 种典型植被样地,系统研究枯落物蓄积量、持
水量和拦蓄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1 )枯落物地表蓄积量(
0.14~0.83kg / m
2 )和土壤中混入量(
0.18~
0.66kg / m
2 )均表现为林地 > 灌木林地 > 草地,而土壤中枯落物所占比重(
44.1%~73.5% )则表现为草
地 > 灌木林地 > 林地;林地(刺槐和柠条)地表枯落物和土壤中枯落物沿坡长均表现为增加—减少交替的
周期性变化,草地(白羊草和铁杆蒿)则随坡长的增大而增加。( 2 )枯落物持水量可表示为浸泡时间的对数
函数( R
2 ≥0.89 ,
p <0.01 );白羊草样地地表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刺槐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持水量最高;土壤
中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地表枯落物( 1.9~2.5 倍)。(
3 )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校正
系数为 0.34~0.48 ,普遍小于地表枯落物;地表和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分别为 2.4~12.5t / hm


1.6~5.8t / hm
2 ,其中林地土壤中枯落物有效拦蓄量低于地表枯落物,而草地则高于地表枯落物。总体而
言,刺槐样地枯落物总有效拦蓄量最大( 16.4t / hm
2 ),是其他样地的 1.5~4.1 倍。研究结果为评价黄土高
原典型植被枯落物持水特征、深入理解植被恢复水文效应提供重要依据。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240]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汪建芳,王兵,王忠禹,等. 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4):139-144.
APA 汪建芳,王兵,王忠禹,李兆松,&肖 婧.(2018).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水土保持学报,32(4),139-144.
MLA 汪建芳,et al."黄土高原典型植被枯落物坡面分布及持水特征".水土保持学报 32.4(2018):139-14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水土保持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