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三种灌木群落的水分利用过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朱雅娟; 崔清国; 杜娟; 许素寒; 刘志兰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0 |
卷号 | 40期号:13页码:4470-4478 |
关键词 | 沙地柏 黑沙蒿 沙柳 水分来源 稳定碳同位素 |
ISSN号 | 1000-0933 |
英文摘要 | 沙地柏、黑沙蒿和沙柳是毛乌素沙地的3种优势灌木群落。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3种灌木及伴生植物杨柴主要利用的水分来源,结合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与土壤水分监测,从而确定灌木群落如何利用水分。结果表明:7月和9月3种群落内浅层土壤水的稳定氧同位素值接近雨水。沙地柏5月主要利用25 cm浅层土壤水,而7月和9月主要利用10—25 cm浅层和100—200 cm深层土壤水。黑沙蒿和伴生的杨柴5月主要利用10 cm浅层土壤水,7月同时利用10 cm浅层土壤水和150 cm深层土壤水,9月则利用10—150 cm土壤水。沙柳5月主要利用10—25 cm浅层土壤水,伴生的杨柴主要利用50—200 cm土壤水;7月它们同时利用10—25 cm浅层土壤水和100—200 cm深层土壤水;9月都主要利用25—200 cm土壤水。4种植物的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存在季节动态和种间差异。常绿灌木沙地柏的叶片碳同位素值比较稳定,而且高于其他3种落叶灌木和半灌木。5月浅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时3种落叶植物的叶片碳同位素值较高。因此,降雨补充的浅层土壤水是3种灌木群落利用的主要水分来源。3种灌木及其伴生植物根据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可利用性,在不同季节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杨柴与黑沙蒿或沙柳均存在水分竞争。沙地柏的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较高,干旱时具有竞争优势。干旱时落叶灌木和半灌木能够提高叶片稳定碳同位素值来适应环境。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2017YFC050450202)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503]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朱雅娟,崔清国,杜娟,等. 毛乌素沙地三种灌木群落的水分利用过程[J]. 生态学报,2020,40(13):4470-4478. |
APA | 朱雅娟,崔清国,杜娟,许素寒,&刘志兰.(2020).毛乌素沙地三种灌木群落的水分利用过程.生态学报,40(13),4470-4478. |
MLA | 朱雅娟,et al."毛乌素沙地三种灌木群落的水分利用过程".生态学报 40.13(2020):4470-447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