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电催化铬酸酐清洁工艺中重铬酸盐-铬酸酐多元相平衡与结晶过程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曹大伟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7-06-10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过程工程研究所
导师齐涛
关键词铬酸酐 电化学合成 清洁生产 固-液相平衡 结晶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the Phase Equilibria and Separation Operation for Cleaner Production of Chromium Trioxide in the electro-synthesis Process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传统的有钙焙烧和无钙焙烧铬盐工艺,采用硫酸法生产铬酸酐,其流程长、排放大量高毒性铬渣、含铬芒硝和硫酸氢钠等副产品,资源利用率仅为20%,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按照绿色化学原理开发了铬盐清洁生产新技术体系,并以此技术为平台,形成了资源高效利用-废物零排放的铬盐清洁生产的产业链,可望成为行业的替代绿色技术。本文研究了该产业链中电催化法生产铬酸酐清洁工艺中多元水盐体系相平衡,首次构筑了体系相图,建立了铬酸酐多元复杂体系的结晶分离方法,为电催化法生产铬酸酐工艺路线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通过湿渣法研究了K2Cr2O7-CrO3-H2O体系在25 °C和90 °C的相平衡数据,并且分别绘制了各自相应的相图。通过相图的研究,为实际的K2Cr2O7-CrO3-H2O的结晶分离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对该体系的单组分的结晶热力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测定了K2Cr2O7的从25 °C至90 °C的溶解度和超溶解度,研究了各种影响因素对结晶的影响。 3.以实验测的K2Cr2O7-CrO3-H2O体系相图为依据,对电催化生产CrO3清洁工艺中电解后K2Cr2O7与CrO3的混合水溶液中个组分的分离进行考察分析,确定了此工艺中CrO3生产的最佳结晶操作条件,为电催化生产CrO3清洁工艺的工业化奠定基础。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9-13
页码71
源URL[http://ir.ipe.ac.cn/handle/122111/1141]  
专题过程工程研究所_研究所(批量导入)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曹大伟. 电催化铬酸酐清洁工艺中重铬酸盐-铬酸酐多元相平衡与结晶过程研究[D]. 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0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过程工程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