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数据揭示4种兜兰的全基因组复制历史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蒙; 王婷; 夏增强; 李廷章; 金效华![]() |
刊名 | 植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56期号:06页码:699-714 |
关键词 | 多倍化 兰科 杓兰亚科 适应性演化 同义替换率 |
ISSN号 | 1674-3466 |
英文摘要 |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复制(WGD)是物种多样性发生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在蕨类、菊科以及豆科等类群丰富的植物中已多次报道全基因组复制事件,而兰科(Orchidaceae)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报道极少,与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矛盾,推测与前期样本量小但类群跨度大的研究策略有关。选取染色体数目变异丰富且多样性较高的兜兰属(Paphiopedilum)为兰科植物代表类群,基于共享数据库中4种兜兰的转录组数据,采用同义替换率(Ks)、系统发生基因组学以及相对定年的方法分析兜兰属植物是否发生过全基因组复制事件。结果表明,在4种兜兰中均检测到3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分别发生在110.17–119.77 Mya (WGD1)、60.95–74.19 Mya (WGD2)和38.19–45.85 Mya (WGD3)。其中, WGD3为新检测到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推测其发生在杓兰亚科(Cypripedioideae)与姐妹类群分化后,兜兰属与姐妹类群分化之前。此外,3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发生后优先保留的基因拷贝在功能上多与当时的环境胁迫响应相关,推测全基因组复制提高了兜兰属植物祖先对当时极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粤财资环[2019]5号)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615] ![]() |
专题 | 植物研究所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3.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4.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蒙,王婷,夏增强,等. 基于转录组数据揭示4种兜兰的全基因组复制历史[J]. 植物学报,2021,56(06):699-714. |
APA | 王蒙.,王婷.,夏增强.,李廷章.,金效华.,...&陈建兵.(2021).基于转录组数据揭示4种兜兰的全基因组复制历史.植物学报,56(06),699-714. |
MLA | 王蒙,et al."基于转录组数据揭示4种兜兰的全基因组复制历史".植物学报 56.06(2021):699-71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