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改良措施提高沙地初级生产力的机制:土壤微环境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杰; 张运龙; 贾晓彤; 赵晋灵; 景明慧; 曹娟; 卞建林; 庾强; 曹远博; 吴红慧 |
刊名 | 生态学杂志
![]()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40期号:07页码:2085-2093 |
关键词 | 结皮 保水剂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微环境 |
ISSN号 | 1000-4890 |
DOI | 10.13292/j.1000-4890.202107.010 |
英文摘要 | 土壤微环境恢复是实现沙地和沙化草地恢复的基础。然而,改良措施如何作用于土壤微环境从而提高沙地初级生产力的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半固定沙地开展改良措施修复试验,设置对照、立体措施(结皮+保水剂)和综合措施(撒种+结皮+保水剂)处理,测定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团聚体、温度和水分)和植物生物量,研究不同改良措施对沙地土壤微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措施和综合措施均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容重降低、水稳性大团聚体增加),降低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入渗,从而提高了土壤含水量;两种改良措施均降低了夏季日均温,这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立体措施提高了早春日均温,可能会促进植物的萌发,从而提高雪水的利用率;两种改良措施均降低了温度日变化,白天较低的温度有利于降低水分的蒸发;综合措施较立体措施增加了撒种处理,提高了植物生物量,反过来又改善了土壤微环境,改良效果更佳。本研究揭示了立体措施和综合改良措施改善沙地土壤微环境,从而提高初级生产力的机制,为沙地和退化草原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3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4802)资助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645]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 2.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5.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 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杰,张运龙,贾晓彤,等. 不同改良措施提高沙地初级生产力的机制:土壤微环境[J]. 生态学杂志,2021,40(07):2085-2093. |
APA | 王杰.,张运龙.,贾晓彤.,赵晋灵.,景明慧.,...&吴红慧.(2021).不同改良措施提高沙地初级生产力的机制:土壤微环境.生态学杂志,40(07),2085-2093. |
MLA | 王杰,et al."不同改良措施提高沙地初级生产力的机制:土壤微环境".生态学杂志 40.07(2021):2085-209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