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年轮揭示的东灵山主要树种间干旱耐受性差异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肖健宇; 张文艳; 牟玉梅; 吕利新 |
刊名 | 应用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 |
卷号 | 32期号:10页码:3487-3496 |
关键词 | 气候变化 极端干旱 树木年轮生态学 抵抗力 弹性 |
ISSN号 | 1001-9332 |
DOI | 10.13287/j.1001-9332.202110.001 |
英文摘要 | 近年来北京地区的森林随极端干旱加剧表现出脆弱性特征,为了解气候变化下不同树种的干旱耐受性,选择北京东灵山森林内3个乔木树种(华北落叶松、油松和辽东栎),利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抵抗力和弹性。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和油松与5—6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辽东栎与5月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华北落叶松与6月降水量、5—6月和8—9月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油松与6—8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辽东栎与2月和5月降水量、5月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所有树种均与当年5—7月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呈显著正相关。华北落叶松是干旱耐受性最弱的树种,径向生长在所选极端干旱事件中(1994年、2001—2002年和2007年)下降幅度最大(46.6%~69.6%),抵抗力(0.534、0.304、0.530)和弹性(0.686、0.570、0.753)显著低于辽东栎和油松,辽东栎在2007年抵抗力显著高于油松,弹性无显著差异。生长季持续的高温或降水减少引起的极端干旱是树木径向生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树种间各异的生理生态策略是干旱耐受性差异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可为未来造林树种选择和森林管护措施制定提供新依据,以在气候压力持续增加背景下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460,41771060)资助~~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678]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肖健宇,张文艳,牟玉梅,等. 树木年轮揭示的东灵山主要树种间干旱耐受性差异[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0):3487-3496. |
APA | 肖健宇,张文艳,牟玉梅,&吕利新.(2021).树木年轮揭示的东灵山主要树种间干旱耐受性差异.应用生态学报,32(10),3487-3496. |
MLA | 肖健宇,et al."树木年轮揭示的东灵山主要树种间干旱耐受性差异".应用生态学报 32.10(2021):3487-349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