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文浩; 侯龙鱼; 杨杰; 宋世环; 毛小涛; 张强强; 白文明; 潘庆民; 周青平
刊名科学通报
出版日期2018
卷号63期号:17页码:1651-1663
关键词苜蓿 人工草地 草牧业 高寒地区
ISSN号0023-074X
英文摘要高寒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近1/3,也是我国天然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和传统的畜牧业基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低下,草畜矛盾突出.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规模小和产业化水平低是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优质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是破解我国目前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本文结合国内外苜蓿生产和市场现状,探讨了我国苜蓿种植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与解决办法.同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高寒地区调研等,明确高寒地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在促进当地环境友好型草牧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我国优质抗寒苜蓿品种少、越冬技术不足等问题,归纳总结出高寒地区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播种技术、密度控制、根瘤菌(Rhizobium)接种、水肥管理和刈割等一整套技术与相应理论,为我国高寒地区优质苜蓿种植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推进我国草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重点项目(KFJ-STS-ZDTP-004)资助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013]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畜牧科学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业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等. 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J]. 科学通报,2018,63(17):1651-1663.
APA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周青平.(2018).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科学通报,63(17),1651-1663.
MLA 张文浩,et al."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科学通报 63.17(2018):1651-166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