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供应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羊柴种间关系的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丹妮; 何维明; 王艳红; 宋垚彬 |
刊名 | 生态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37期号:02页码:11-17 |
关键词 | 水分 种间关系 油蒿 羊柴 |
ISSN号 | 1008-8873 |
DOI |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2.002 |
英文摘要 | 油蒿和羊柴为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然而关于土壤水分对其种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设置低水(200mL)、中水(300 mL)和高水(400 mL)三个水分处理水平及单独和混合生长两种种植方式,通过油蒿和羊柴的生长响应,来研究不同水分供应条件下两物种种间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水分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蒿的株高和基径以及羊柴的基径,竞争存在与否对两物种的形态生长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生物量积累方面,水分处理对于油蒿总干重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且主要是在混合生长条件下;水分显著降低单独生长油蒿的根冠比。竞争对油蒿总干重的促进作用主要是在中水条件下,对其根冠比的抑制作用是在低水条件下。对于羊柴,水分处理显著提高其总干重而降低其根冠比,竞争仅对其总干重有显著的降低作用且是在中水条件下。通过对相对竞争系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油蒿和羊柴的种间关系表现为在低水、高水下竞争,在中水条件下共存,并且两物种的相对竞争能力随处理的时间而变化。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中等水分供应条件对两物种的共存是有利的,这可为毛乌素优势群落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400366) ;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杭州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o.ECR-2017-1) ;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科研训练项目(No.2013200033)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113]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杭州师范大学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杭州市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丹妮,何维明,王艳红,等. 水分供应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羊柴种间关系的影响[J]. 生态科学,2018,37(02):11-17. |
APA | 孙丹妮,何维明,王艳红,&宋垚彬.(2018).水分供应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羊柴种间关系的影响.生态科学,37(02),11-17. |
MLA | 孙丹妮,et al."水分供应对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羊柴种间关系的影响".生态科学 37.02(2018):11-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