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金京波; 王台; 程佑发; 王雷; 张景昱; 景海春; 种康
刊名中国科学院院刊
出版日期2021
卷号36期号:06页码:660-665
关键词牧草 育种技术 分子设计育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ISSN号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10511003
英文摘要高产优质牧草品种是保证我国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我国牧草育种起步晚,工作进程十分缓慢,严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品种。由于牧草一般具有自交不亲和、异花授粉、多倍体遗传、近交退化等特性,很难解析其重要农艺性状,导致牧草育种技术还停留在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分子设计育种是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好手段,但目前尚缺乏适用于牧草分子设计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抢占牧草分子育种先机,中国科学院布局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以攻克"牧草复杂基因组功能解析"这一"卡脖子"技术,发展基于分子设计理念的牧草育种新技术,实现从传统育种到定向分子育种的跨越,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牧草品种。
语种中文
资助机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6030000)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591]  
专题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等. 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06):660-665.
APA 金京波.,王台.,程佑发.,王雷.,张景昱.,...&种康.(2021).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36(06),660-665.
MLA 金京波,et al."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 36.06(2021):660-66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