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郝怀庆; 刘丽丽; 姚远; 冯雪; 李志刚; 晁青; 夏然; 刘宏涛; 王柏臣![]() |
刊名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
出版日期 | 2018 |
卷号 | 33期号:09页码:923-931 |
关键词 | 玉米 育种技术 设计育种 分子模块 |
ISSN号 | 1000-3045 |
DOI | 10.16418/j.issn.1000-3045.2018.09.005 |
英文摘要 |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其中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将多学科相结合,实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模块优化组装,对未来的玉米育种事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综述了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08010000)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3006] ![]() |
专题 | 中科院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2.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3.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 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郝怀庆,刘丽丽,姚远,等. 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09):923-931. |
APA | 郝怀庆.,刘丽丽.,姚远.,冯雪.,李志刚.,...&景海春.(2018).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33(09),923-931. |
MLA | 郝怀庆,et al."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中国科学院院刊 33.09(2018):923-93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